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药品 > > 媒体舆论对老汉的访谈与评价(10)

媒体舆论对老汉的访谈与评价(10)

发布:2016-03-11 19:57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社区卫生服务被认为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毛群安对《瞭望》新闻周刊说,今年国务院出台了指导意见,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目前,由卫生部等部门组织的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督导工作正在进行,目的就是

“社区卫生服务被认为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毛群安对《瞭望》新闻周刊说,“今年国务院出台了指导意见,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目前,由卫生部等部门组织的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督导工作正在进行,目的就是看看到年底各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运行的情况如何。”

杜乐勋的意见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方向已经明确,但成败还要看医生素质和政府投入这两个关键环节。未来几年,如果能把这两个问题处理好,社区卫生服务就会成为一项顺民心、合民意的大好事。

所谓单病种收费制度,又名“包干收费”,是指对单一病种从确诊入院、检查治疗到治愈出院限定最高医疗费用,超出部分由医院承担,不足者以实际发生费用为准。换言之,在对某疾病治疗方案规范的前提下,由医院根据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评估确定其没有并发症后,医院将在病人自愿的前提下与之签订协议,确定最高费用上限。

这在我国并非新生事物,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相关探索,只是一直推行缓慢。毛群安说,单病种限价是卫生部在年初着力推动的一项工作,“可以说,目前出现了一个非常可喜的局面,就是医疗卫生机构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去切实缓解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杜乐勋认为,单病种收费制度是世界潮流,它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保障医疗质量、打破公立医院垄断等方面意义重大。

“我一直在说,我们的公立医院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加上现有的收费方式说穿了是在保护落后,所以,实行单病种收费后不但可能缓解医疗费用的上涨,而且很可能在医疗机构中出现真正的竞争。特别应该看到的是,在实行单病种收费的医院,即便有的疾病不属于单病种收费的范围,同样可能因为医院整体氛围是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因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度医疗,这有利于医疗机构转变运行机制。”

杜乐勋举例说,假设先天性心脏病在实行单病种收费后明确不得超过1万元,那么,一些不如该病复杂的疾病,治疗费用自然也会随之下降。

据介绍,目前山东、河南、江苏、北京等地的卫生行政部门都在单病种收费上下功夫,但“依然有一定的阻力,因为这关系到卫生行政部门转变职能,不当医院的总院长、代言人。”

四、利益博弈浮出水面

搞好卫生改革需要一个超脱部门利益的综合性行政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共识。因此,由多个部委组成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协调小组开始运作的消息在9月份一经传出,旋即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

与之对应的是,国家发改委今年策动的三次药品降价行动,在百姓心中依然难以抹去“没有感觉”、“不抱希望”等印象。甚至有观点认为发改委20次出手调低药价,根本是无功而返,因为该政策没有打中药价虚高的要害。

北京、南京等地出现的平价医院,在上半年很是热闹了一阵。据卫生部新闻办一工作人员透漏,“平价”二字令一些医院管理者不满,称此称谓有影射其它医院“高价”之嫌。为此,毛群安曾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称其为“惠民医院”、“济困医院”更为合适。只是,这种称谓之争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太多关注,学界有观点认为,在公立医院的运行机制尚未理顺的大背景下,平价医院没有足够的政府投入,想要“惠民”、“济困”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分析纷纷扰扰的年度热点和有关基本卫生服务公平的话题,杜乐勋说,真正引人关注的,往往是那些打破现有格局的尝试和动作。不过,这些努力需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其中特别是财政投入。

研究卫生领域多年后,杜乐勋告诉《瞭望》新闻周刊,卫生事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不管是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还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无不需要稳定长效的财政经费保障。

据中华医学会专家统计,我国公共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在世界各国中属于最低水平的国家之一。

毛群安在11月1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代表卫生部谈起对国家公共财政在医疗卫生方面投入的期盼和希望:“公共财政应该增加对医疗卫生的投入,这已形成社会共识,我们希望国家将来财政投入的重点是公共卫生领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正像胡锦涛总书记在政治局第35次集体学习时所作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努力构建覆盖全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这个制度是需要公共财政支持的。”

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与新的医改方案密切相关。据悉,这一方案因涉及多方利益,尚在研究讨论之中。医改方案以何种面貌呈现,这无疑会是2007年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一大看点。或许正是从这个角度上,毛群安对《瞭望》新闻周刊称,明年工作“更富有挑战性”。

 来源:《瞭望》(责任编辑:徐连欣)

 

 

杜乐勋谈医改

 

《瞭望》:近两年,医改讨论十分热烈。请你简单总结学界达成了哪些有价值的共识,以及当前分歧集中在哪里。

杜乐勋:重要的共识包括,医疗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卫生部门出现的问题是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淡化;政府卫生投入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低;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该借鉴国际经验走中国特色的医疗改革道路等。

分歧包括,医疗改革永不言败还是可以言败;医疗改革失误的原因是不是市场化;医疗改革的着力点应当如何选择等。

《瞭望》:在全社会热烈讨论医改的过程中,你认为各个利益主体的意见是否都有比较充分的表达?这对医改新方案的出台会产生怎样影响?

杜乐勋:我认为各个利益主体正在积极地表达他们的意见,这显然会对医疗改革决定产生积极影响。

《瞭望》:医改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内由卫生部门主导,现在则强调多部门参与、协调。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