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 > 孕产保健 > > 健康,服务,医疗,卫生,加强,(20)

健康,服务,医疗,卫生,加强,(20)

发布:2019-02-25 06:32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培育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新业态。建立和完善健康医疗数据资源目录体系,深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在行业治理、临床和科研、公共卫生、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应用。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强化区域人口健康

  培育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新业态。建立和完善健康医疗数据资源目录体系,深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在行业治理、临床和科研、公共卫生、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应用。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强化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工程技术能力,制定分级、分类、分域的数据应用政策规范。

  推进健康大数据网络可信体系建设。加强互联网健康服务监管。在健康数据内容、传输、数据认证、数据合理使用等方面,加强安全防护策略、管理制度建设,注重数据安全和技术安全,加强健康医疗数据安全保障和患者隐私保护,积极推进网络可信体系建设。

  加强健康大数据应用能力建设。加强各级大数据应用相关人才队伍培养,与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大学、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开展深度合作,依托其技术实力和资源优势,探索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分析应用,大力培养和组建卫生计生系统的医疗健康大数据挖掘、分析、应用技术团队。

  第二十章国际卫生交流行动

  第一节构建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

  认真落实“中国全球卫生战略”部署,推进人口健康领域的国际合作,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团体参与,形成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突出“三个转变”,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从一般性交往,向以需求为导向转变;从单纯的学术交流、技术引进,向“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转变;从以政府和科研机构为主,向政府引导、多方共同参与转变。按照中央提出的“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的原则,以双边合作机制为基础,拓展同欧洲、澳洲等国家卫生部门政府间交流。巩固和加强同俄罗斯远东地区、俄伊尔库茨克州卫生计生及卫生检疫机关的交流。继续保持同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的医疗技术交流合作。发挥地缘优势和合作基础优势,促进我省和“一带一路”“龙江丝路带”沿线国家卫生合作,推动我省卫生对外交流合作向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发展。注重统筹规划和宏观协调,充分调动地方、部门、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的积极性,逐步形成多元有序、立体化的卫生计生国际合作新格局。

  第二节加强卫生计生学术交流

  坚持“走出去”,每年选拔30名左右专业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赴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美国、日本、英国等国研修、学术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医疗卫生服务技术和管理理念,加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高我省医学人才能力水平。坚持“引进来”,围绕实施省委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邀请国外医疗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来我省进行学术交流、参观访问,引进国际优秀卫生人才来黑龙江工作、创业,促进并提升我省整体医疗水平。

  第三节推进健康对外贸易服务

  大力发展医疗健康服务贸易。鼓励有条件的非公立医院成立国际医疗部或外宾服务部,鼓励社会资本提供多样化服务模式,为境外消费者提供高端中医医疗保健服务。运用“互联网+”模式,开发中俄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和健康服务平台,整合省内对俄保健、治疗、康复等资源,建立服务标准统一、规范化、品牌化对俄医疗服务市场。打造以哈尔滨市为中心,佳木斯市、黑河市、绥芬河市、抚远市、东宁市等地为支点的对俄医疗康复保健旅游开发示范区。

  第四节巩固中非公共卫生合作成果

  加强南南合作,落实国家中非公共卫生合作计划,继续向非洲毛里塔尼亚、利比里亚派遣医疗队员。创新我省援非医疗队工作模式,结合受援国家卫生实际情况,重点加强包括妇幼保健在内的医疗援助,派遣短期专家组开展“光明行”活动。

  第五节主动参与全球卫生治理

  积极响应国家卫生计生委充分利用国家高层战略对话机制,将全省卫生纳入大国外交议程。主动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在国际组织卫生、人口和健康相关国际标准、规范、指南等的研究与谈判中发挥我省作用,在提升我国健康领域国际影响力和制度性话语权方面作出贡献。

  第三篇保障措施

  第一章强化组织领导

  完善“健康龙江”建设推进协调机制,建立全省“健康龙江”建设工作委员会或联席会议制度,下设办公室,统筹协调推进“健康龙江”建设全局性工作,审议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战略谋划,指导部门、地方开展工作。各市(地)、县(市、区)要参照成立组织,开展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要将“健康龙江”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重点工作任务,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健康龙江”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考核指标,完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做好相关任务的实施落实,做到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各地区要逐步建立可持续的经费保障机制,将“健康龙江”建设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各部门要根据工作任务分工,密切协同配合,推进各项任务实施。要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力量。

  第二章完善投入机制

  健全政府主导的健康投入机制。调整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卫生计生、体育健身、养老、环保、安全等健康相关领域的投入力度,科学界定省、市、县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履行政府保障基本健康服务需求的责任。省级财政在安排涉及健康领域相关转移支付资金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地区等予以倾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建立结果导向的健康投入机制。开展健康投入绩效监测和评价,加强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于健康资金使用效益高、发挥作用好的领域给予重点投入。

  建立多元筹资的健康投入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团体、企事业等单位投资健康领域的积极性,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扶持措施。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鼓励社会和个人对健康事业的捐赠与互助。

  第三章优化法治环境

  完善健康法制体系。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统一,相衔接。做好新颁布实施的基本医疗卫生法、中医药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法规规章和制度。加强重点领域的立法,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公共场所禁烟、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等重点领域的制度建设。做好卫生计生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清理修订工作。健全卫生标准体系,认真落实健康领域标准规范和指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