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卫生资源布局合理,城乡卫生事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十二五”战略重点
建立基于健康危险因素评估与防患的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的健康促进工作新模式;建立布局合理、分工明确、高效便捷、有序就医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方便可及、公平高效、服务周到、居民信赖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运转高效、管理科学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三)卫生工作主要指标
表1 “十二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
目标
属性
健康水平
1
平均期望寿命
增长一岁
预期性
2
孕产妇死亡率
<12/10万
约束性
3
婴儿死亡率
<4‰
约束性
4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5‰
约束性
5
以上四项健康指标城乡差距
缩小50%
预期性
健康促进
6
全民健康知识知晓率
>80%
预期性
7
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
≤18%
预期性
8
成人平均吸烟率
≤25%
预期性
9
达到健康促进学校标准的中小学校比例
≥70%
约束性
疾病控制
10
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
≤350/10万
约束性
11
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三种疾病年龄别死亡率(1/10万)
下降10%
预期性
12
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
遏制快速增长势头
预期性
13
高血压患者的规范化管理率
≥80%
约束性
14
糖尿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率
≥80%
约束性
15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有效管理治疗率
≥95%
约束性
卫生资源配置
16
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
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
约束性
17
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
逐步提高
约束性
18
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
≥30%
约束性
19
常住人口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100元
约束性
20
每千常住人口编制床位数
5张
约束性
21
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4人
预期性
22
编制病床使用率
≥85%
约束性
医疗保障
23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98%
约束性
24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95%
约束性
2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98%
约束性
26
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
<25%
预期性
第三章 加快转变卫生发展方式
一、促进首都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努力实现卫生发展五个转移
“十二五”时期,首都卫生事业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发展方式的五个转移:加快将卫生工作中心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转移,更加注重预防和康复;加快将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从基本依靠政府提供向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转移,更加注重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源提供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将卫生资源配置方向从偏重中心城区和大医院向资源均衡配置、大医院与社区并重转移,更加注重增加郊区和社区的资源;加快将医疗服务重心由大医院向社区转移,更加注重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将医院管理模式由传统事业型向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转移,更加注重加强公立医院精细化、规范化管理。
(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科学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在首都医药卫生协调委员会的框架下,对北京地区医疗卫生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科学制定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建立制度、加强管理促进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和结构。按照公平、高效、可及的原则合理增加卫生资源总量,严格控制公立医院的建设规模和中心城区内医院的新建扩建规模,逐步提高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占有比例,全市每千常住人口编制床位数达到5张以上。根据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人群、功能定位和技术水平,明确区域医疗中心和医学中心,合理确定和调整现有医疗卫生机构规模。利用资源重组、资金配套、土地置换、土地划拨、办分院等措施,鼓励和引导中心城区优质医疗资源向郊区(县)扩展。新增医疗卫生资源优先向城市发展新区和城市生态涵养区布局,新增医疗资源重点向郊区(县)区域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倾斜。集中解决大型居住区、定向安置房地区、边远山区、重点功能区和边缘集团等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套问题。加快发展小城镇,特别是重点发展城镇的医疗卫生设施建设。
专栏1 每千常住人口编制床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