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 > 孕产保健 > >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卫生发展改革规划(2)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卫生发展改革规划(2)

发布:2016-10-09 08:11 | 来源:互联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二)卫生资源总量显著增加。2010年底,全市卫生机构数达6539家(不含部队卫生机构及2972家村卫生室),较2005年增加了35.7%。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7.1万人,较2005年增长了42.7%。全市执业(助理)医师6.6万人、注册护士6.

  (二)卫生资源总量显著增加。2010年底,全市卫生机构数达6539家(不含部队卫生机构及2972家村卫生室),较2005年增加了35.7%。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7.1万人,较2005年增长了42.7%。全市执业(助理)医师6.6万人、注册护士6.7万人,分别较2005年增加了30.3%和56.9%。全市医疗机构实有床位达92871张,较2005年增长了17.5%。

  (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启动。组建了市医改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订出台了《北京市2010-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围绕“推进发展、提高效率、减轻负担、促进健康”的总体目标,认真落实国家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出台了一批惠民政策,各项医改工作稳步推进。成立了首都医药卫生协调委员会,积极筹建北京市公立医院管理机构,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改革成为市卫生局的部门管理局,卫生事业统筹协调力度明显加大。

  (四)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建立起以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等“一个机制、四个体系”为核心的较为完善的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应急救治和大型活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重点实施了为0-6岁户籍儿童免费进行健康检查、为60岁以上老年人和在校中小学生免费注射流感疫苗、为适龄妇女免费开展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等10类4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11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积极开展卫生监督执法,有效保障了全市公共卫生和医疗安全。开展“健康奥运,健康北京”全民健康活动,实施《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2009-2018年)》,首次发布北京市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完成农村无害化户厕改造67.8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0.9%,创建了一批国家和北京市的卫生区、卫生镇、卫生村、健康社区,全市城乡居民生活工作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五)医疗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医疗服务总量快速增加,2010年全市诊疗总人次为1.46亿人次较2005年增长了51.1%,出院人数为182.8万人次较2005年增长了51.2%。医疗机构工作效率逐步提高,全市医疗机构出院者平均出院日为13.7天较2005年缩短了1.9天,医疗机构实有病床使用率为82.2%较2005年提高了6.7个百分点。医疗环境进一步改善,完成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新病房楼、北京地坛医院迁建、北京佑安医院改扩建一期、北京朝阳医院改扩建一期等重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快速发展,市、区(县)两级财政投资约30亿元进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和基本设备配置,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健全无偿献血服务网络,自愿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的比例达到100%。

  (六)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建立健全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全人群,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医疗保障管理服务水平提高显著。2010年,城镇职工参保率达到9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74%,城镇居民参保率达到90%。职工在社区就医门诊医疗费报销比例由70%提高到90%,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由17万提高到30万左右,“一老”和无业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由7万提高到15万元。全面实施“医保卡工程”,在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实行职工和居民参保人员“持卡就医、即时结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高,统一试行乡镇卫生院“零起付”补偿政策,统一住院补偿“封顶线”18万元,统一推行“出院即报和随诊随报”,2010年人均筹资52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为全市符合条件的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办理医疗保险手续,医疗救助比例由50%提高到60%,住院救助报销额度由1万元提高到3万元,有效缓解了城乡特困群体的就医困难。

  (七)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在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实现了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搭建了全市统一的政府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对全市所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使用的除国家特殊管理药品、中药饮片、疫苗外的所有药品实行药品集中采购,实现了“同城同价”。药品安全监测网络覆盖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以及公众用药等各领域,全市药品抽验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八)中医药事业开创新局面。制定出台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实现了中医药事业促进和扶持政策的重大突破。中医药事业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医药服务全方位延伸,在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100%建立了中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建立了中医科。启动了中医药防治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的“十病十方”科技攻关项目,建立了中医药传承与人才成长激励机制,推出一批首都国医名师、中青年名中医。

  (九)首都卫生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首都卫生系统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宣传先进典型,弘扬行业正气,推动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不断提高,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创造性地开展了“创建人民满意医院”、“首都十大健康卫士评选表彰”、“院长当一日患者”、“聚焦医患情电视片创作异地采访”等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卫生文化建设活动,涌现出了王忠诚、李桓英、华益慰、冯理达以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首都十大白衣天使等一大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

  (十)圆满完成重大活动保障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出色完成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庆典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任务,有效应对了手足口病、三聚氰胺污染奶粉、甲型H1N1流感等多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开展对汶川和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总结“十一五”卫生事业成绩主要有以下基本经验:一是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遵循卫生事业发展规律,与时俱进调整卫生政策是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二是政府在卫生工作中的投入力度直接决定了卫生工作的成效,强大的财政投入是卫生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保障;三是卫生工作是一个社会性的综合工作,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配合,各部门协同配合、充分发动群众是促进卫生事业加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目前卫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