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普 > > 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制定南京市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6)

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制定南京市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6)

发布:2016-03-06 14:05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

  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均等化。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在构建新型城镇化投融资机制、产城融合体制机制及标准体系等方面大胆探索实践。

  深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加大“六个一体化”统筹推进力度,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承担机制,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强化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实现镇村公交全覆盖、城乡客运无缝衔接和零距离换乘。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供电、邮政通信一体化,建设优质生活圈,提高人口就地城镇化率。

  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并形成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信息资源库和政务数据互联共享机制,推进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电子化,积极发展大数据公共服务。加快推进公共安全、环境监测、智慧社区、市民卡应用等方面的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慧旅游、智慧警务、智能电网、智能水务、智能管网等。

  深入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与长江中上游城市分工合作,提升南京长江经济带门户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加强与长三角城市合作,深入对接上海,协调宁湖杭发展带建设,与皖江经济带联动发展,提升南京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合力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深入推进南京都市圈建设,着力完善协同发展机制,促进规划共编、设施共建、服务共享、环境共治、安全共保,加强产业合作与公共事务协作管理,努力打造跨省融合发展典范。全面落实《宁镇扬同城化发展规划》,强化要素集聚、资源共享、互动发展,把宁镇扬地区打造成为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与辐射带动苏中、苏北发展的增长极。进一步做好援疆援藏等工作,形成全方位对口支援新格局。

  (八)举全市之力开发建设江北新区。认真落实国家批复的《南京江北新区总体方案》,围绕建设国家自主创新先导区、长三角现代产业集聚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的定位,坚持规划先行、改革先行、法治先行和生态先行,全力推进江北新区开发建设,把江北新区建设成为新南京发展的新龙头、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标志性区域。着力突出“新”,加快培育新科技、发展新产业、建设新城镇、构建新机制;立足“高”,坚持高水平规划、高层次产业、高品质建设、高效能开发;追求“好”,做到发展质量效益好、对外开放合作好、宜居宜业环境好、体制机制政策好,努力创造新区质量、新区效益、新区速度、新区经验,充分发挥好江北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地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在国家级新区中脱颖而出。“十三五”时期,江北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质量必须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坚持把创新作为新区发展的核心动力,积极推动南京高新区的自主创新政策与成果覆盖江北新区全域,加快海内外创新资源集聚集成,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基地。协调推进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江北落户,努力建设成为江北新区高端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联动、生产生活与生态兼顾,制定实施江北新区现代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力争到2020年建成3个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坚持产业与城市共同建设、就业与生活相互协调,着力优化新区城镇化布局,加强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探索新区跨界合作新路径,增强新区对外辐射影响力,努力打造绿色、智慧、人文、宜居新区。加快西坝、七坝等港口建设,健全集疏运体系和临港综合配套服务,大力发展公、铁、水联运,积极培育相关临港产业,努力打造长江经济带上内外双向开放的现代物流重要节点。组建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建设高效执行的干部队伍,探索实施行政区与功能区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江北新区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改革创新试点示范政策的集聚地和试验田。

  三、以“百姓富”体现发展成效

  认真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个更”的目标,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加快完善民生制度,使新南京的“百姓富”,富在大众创业广、富在居民收入水平高、富在社会保障好、富在公共服务优,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多措并举增加居民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缩小收入差距,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迈进。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产业升级和扩大就业规模、调整就业结构联动推进,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留学人员归国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青年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进一步加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落实城乡一体的就业扶持政策,扩大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职业介绍补贴等政策惠及面。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培育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型技能劳动大军。健全覆盖城乡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失业登记管理,推动基层服务平台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

  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合理提高工资性收入。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努力提高经营性收入。完善资本市场体系,丰富投资理财服务,壮大股份合作经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提高财产性收入。健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困难群体和经济薄弱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有效提高转移性收入。加快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着力实现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农民财产投资性收入增幅高于其他收入增幅、低收入农户收入增幅高于其他农民收入增幅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