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普 > > 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制定南京市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1)

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制定南京市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1)

发布:2016-03-06 14:05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积极推进改革试点试验。准确把握中央顶层设计目标要求,主动争取国家、省层面的改革试点项目。扎实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国

  积极推进改革试点试验。准确把握中央顶层设计目标要求,主动争取国家、省层面的改革试点项目。扎实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全国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等国家试点试验工作,充分发挥试点试验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改革品牌。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有效激发改革创新的动力活力。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坚持党委领导、人大主导,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坚持“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坚持立改废释并举,着力提高地方立法的针对性、精细度和刚性,加快构建法制统一、系统完备、特色鲜明、实施有效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体系。推进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和责任法定化,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深入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依法强化审计监督全覆盖。健全市、区、镇街三级政府法律顾问体系。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规范执法行为,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上级司法机关的部署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我市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各项任务。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进一步完善司法人员权、责、利相统一的保障机制。加大司法公开力度,探索建立政法信息系统共享平台,推进阳光司法。坚决惩治司法腐败行为。加强司法便民利民工作,进一步破解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等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市的长期基础性工作,不断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健全法律服务及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引导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坚持把外在的法律规制与内在的道德养成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七、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凝聚发展合力

  “十三五”时期,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推动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切实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凝聚南京改革发展稳定的整体合力。

  (一)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体制机制。各级党委要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推进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转变,依法依规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强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坚定、把握大局能力强,熟悉经济、推动发展能力强,服务群众、促进和谐能力强,真抓实干、干事创业实绩好,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形象好的领导干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调动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勇于担当作为,奋力干事创业,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发挥顶梁柱、主心骨、带头人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完善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巩固反腐败成果,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二)着力提升党管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人才强市。抓住建设苏南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契机,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完善人才流动、培养、使用、激励机制,促进人才资源有效配置,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紧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主题,聚焦发展“五型经济”主攻方向,组织实施“创业南京”人才计划,着力建设科技顶尖专家、创新型企业家、高层次创业人才和青年大学生“创客”四支“创业生力军”,构建高端引领、整体开发、梯次衔接的人才结构,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和独特优势的产业科技人才高地。进一步完善人才创业创新支持体系,健全创业辅导、首购首用、载体配套等服务机制,完善人才落户、住房、医疗、教育、出入境等相关政策,使人才来得了、留得住、流得动、用得好。坚持市场发现、市场认可、市场评价,促进人才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积极推动人力资源、科技金融、管理咨询、知识产权保护交易等人才服务业发展。改进人才投入方式,采取政府直接资助与引导股权投资、银行贷款等相结合的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支持人才创业创新。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需求,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三)形成全民推动规划实施的合力。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做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问计于民的工作,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引导群众正确对待利益调整,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凝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各群团组织的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动改革发展的共识和力量。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继续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四解四促”活动。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民族、宗教、侨务等政策,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作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支持驻宁部队现代化建设,继续扎实推进双拥模范城建设,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