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和重大战略。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六个坚持”原则,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调整南京的发展战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树立和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必须把创新摆在南京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发展方式,更好解决南京发展的动力转换问题。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树立和践行协调发展理念,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提升城市硬实力与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协调性,更好解决南京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更好解决南京发展可持续性不强的问题。
开放是城市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树立和践行开放发展理念,必须更加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新布局,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增创开放新优势、拓展发展新空间,更好解决南京发展内外联动不够的问题。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树立和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市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更好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
发展战略是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十三五”时期,要根据发展阶段新变化和发展理念的新提升,结合全省发展战略的新调整,进一步优化“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战略,并深化拓展战略内涵。实施“六大发展战略”:一是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强化创新在全市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南京作为全国重要科教中心的优势,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面创新,更加注重激发人民群众的创业创新热情,让创新真正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二是人才强市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完善人才优先发展、优先投入的工作格局,着力集聚海内外创业创新领军型人才,着力营造人人皆可成才和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着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南京从人才大市向人才强市转变,将人才优势转化为科技优势、产业优势,带动城市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三是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南京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着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江南与江北协调发展、跨区域融合发展,经济与社会协同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提升,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在协调发展中挖掘潜力、拓展空间、增强动力。四是绿色引领战略。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加大节能减排降耗力度,着力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绿色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使绿色低碳循环成为南京发展转型升级的突出标志。五是全面开放战略。抓住用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协同推进企业、城市、人才国际化,加快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公平、统一、高效的营商环境,形成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六是民生共享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共享发展,鼓励创业致富、勤劳致富,着力增加公共产品和民生制度供给,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共享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凝聚改革发展强大合力。
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施六大发展战略,需要强有力的工作抓手。要坚持把对接落实全省“八项工程”作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南京”的主要抓手,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进行对标对号,对全市已有思路举措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化拓展,突出重点难点,狠抓工作落实,力求不断取得新突破。
二、以“经济强”夯实发展基础
认真贯彻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理念,深入实施转型升级工程、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现代化工程,加快发展创新型、服务型、枢纽型、开放型、生态型经济,厚植经济发展优势,使新南京的“经济强”,强在科技创新力、强在产业竞争力、强在农业生产力、强在企业发展活力,率先打造南京经济升级版。
(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深入推进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大力整合海内外创新资源,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江苏全球有影响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基地。
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实施“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和“小升高”计划,推动创新政策、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和创新服务向企业集聚。加大创新型经济领军企业培育力度,实现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体系,发挥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的生力军作用。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实现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创新、融合创新,培育一批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发挥园区载体创新培育引领功能。以南京高新区“一区两园”为主战场,大力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推动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有条件的省级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进一步优化提升各类科技园区社区的创业创新服务功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加快构建一批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加强与在宁高校院所的多层次合作,推进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促进高校院所和大学城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提升应用类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率。加快构建更加开放的创新体系,争取海内外重大创新平台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