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我进行了多年探索与实践,并在教育专家王晓春老师、班华教授、周林教授、曾宁波教授等人的指导下,主要依据精神分析学与个体心理学的知识,通过大量实践验证影响一个学生成长最为根本的因素,并将这些影响因素设计成易于操作的问卷,取名为“学生心灵档案基础表”,即“学生心理营养水平体检表”,主要包括家庭文化背景、成长史、学习史、早期记忆、词语联想、梦等。
每接手一届新生,我就将表格发给每个学生,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填写,借此描绘学生人格的图谱,找到每个学生生命成长的“密码”,并结合其他研究方式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为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做好准备。
例如,学生甲是一名男生,我借助早期记忆研究和观察分析等,得出他有可能在集体生活以及处理同学关系上存在障碍:他往往低估错误行为产生的严重后果,易冲动,经常会干点出格的事情;这样的孩子较难融入集体,需要教师额外关注并提供平台与指导让他更多地参与到集体生活中。
于是,我在新班级成立初期就给他安排了一些为大家服务的任务,使他逐渐获得同学们的正面评价,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领悟到了付出与回报的关系,最终顺利地融入班集体生活。
营造富有心理营养的班级环境
美国学者班尼等人认为,班级组织既是社会的,又是心理的,是一种“社会——心理”的结构。所以,班主任关怀学生的心理成长,应当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建设好班级心理社会,二是开展好班级心理教育。
为此,我将班主任工作重点集中在创建积极发展的“五感”班级上,“五感”分别是无恐惧感和有归属感、成就感、独特感、驱动感。其内在的、本体的、直接目标是在师生共同的生活中,以班级文化建设为平台,优化学生心理机能,开发其心理潜能,增强其心理营养。
01
美化教室环境, 使学生产生安全感
在我看来,班级是师生共同的“家”,是班级所有成员心灵依靠的地方,当我们走进班级时,就应感到安全、温暖,有激情。所以,每次新接班级,我总是从营造优美的教室环境入手,带领孩子们完成以下三件事情:
教室布置总动员
新生入校后,我总是以“家”的文化引导大家快速融入新集体。全班总动员来布置新家:课桌板凳都抬到阳台上,逐个清理甚至用刷子刷得干干净净;地面用洗衣粉水擦得犹如镜面一般。
劳动过后,我会放上一段清新的钢琴曲,带着学生静静地环顾四周,欣赏自己的杰作,给自己鼓掌。
最后,大家一起深呼吸,发表感想。从此以后,没有一个孩子会在干净的课桌上乱写乱画,没有一个孩子会在干净的地面上乱扔乱放,因为大家都不想破坏自己的劳动成果。
我的地盘我做主
教室被打扫得焕然一新后,紧接着就是面向全班公开招标教室布置方案,并对中标的方案征求修改意见,集全班智慧出台方案。随后,仍然是以全班总动员的方式,由班长分配任务,全班学生对教室进行美化。
让教室充满生机
教室的卫生、板报、布置都是物化的,还需要富有生命气息的动植物加以点缀。为了满足自己不同的情感需求,学生们有的养金鱼,有的种上玫瑰花,有的带来了小乌龟。于是,整个教室因为孩子们的喜好与想象而变得生机盎然。
02
开展多种活动,增强归属感和独特感
在孩子们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教室成了孩子们的另一个家园。最为重要的是,生活在自己设计、制作、完成的空间里,学生会产生安全感,而安全感越强恐惧感就会越弱。在此基础上,我趁热打铁开展了各种各样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独特感。
随机组队,担负责任,放飞理想
新生报到后,我以抽签的方式组建学习团队,并要求每个团队协商后为每一个队员找到一个队内职务,也就是让所有学生都承担起建设团队的责任,然后确定队名、队训和队歌。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学生们根据自己团队的特点编写或者改编的队歌。歌词内容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极具创新力,在学生们的演绎下唱出了心声,唱出了理想。如“前程似锦队”的队歌:
匆忙的高中,书本中充满梦
心里头有着憧憬,憧憬着我的梦
我可以勇敢向前追,我要努力向前飞
直到让我摸到你那成功的脸
懒惰也丢了,失败也丢了
在我心里面
集体过生日,声声祝福,触动心灵
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珍惜高中生活,珍惜同学间、师生间的友谊,更为了在紧张繁重的高中生活中相互鼓舞,我安排学生在集体中过生日。
届时,班长代表全班同学送上生日蛋糕,并根据过生日同学的具体情况以一种特别的方式送上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这不仅让过生日的学生感受到来自大家的祝福和班级的温暖,也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心灵的触动,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也在这一刻得到升华,大家在相互鼓励、相互关怀中共度高中的美好时光。
心情show,释放自我,超越自我
我们在黑板报旁设立了一个“心情show”的粘贴栏,学生们有什么想法,无论是抱怨、欣喜、收获或者目标,都可以写在便贴纸上与大家分享。这片小小的天地,不仅成了学生们抒发情感、释放自我、分享快乐与忧愁的地方,还成了师生、生生相互交流与思想碰撞的地方。
由于不同的帖子反映出学生对于同一件事情的不同心态,所以我会认真分析那些发起的帖子以及回帖的情况,从中把握近一段时间班级学生整体的心理动态,并根据帖子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回应。同时,班上一些学生还借助帖子开导他人,化解了很多我不便插手管理的事件。
“家庭成长记”,我们一起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