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有压力,向谁去倾诉?
“很多干部几乎没有倾诉的对象。”王裕如说,“在公务员系统,同事关系比较微妙,往往同事就是自己潜在的竞争对手,一般人都不会让同事分担自己的难题、压力、痛苦,甚至患了病也不想告诉同事。有些担任领导职务的,要在下属面前保持形象,苦恼更不可能向下属说了。”
那家人呢?王裕如说,一般在单位做干部的,在家也是顶梁柱,有委屈、有压力不习惯向家人诉说。“如果没有‘铁杆朋友’,他们就无处倾诉了,可谁能保证这个‘铁杆朋友’永远‘铁杆’呢?”
曾有专家提出,现在不少干部是“三门干部”——出了“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又进“机关门”,缺少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实际问题的历练,所以心理素质不行。
不过,基层虽然能够锻炼人,但它本身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区。“尤其是在‘窗口’工作的,压力更大。”王裕如曾经坐在某信访办公室里,看着信访接待员一整天不停地工作。“工作不仅繁重,而且程序化,很多是一时解决不了的老问题,他们在工作中很难获得价值感。”
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现有的教育体系也缺乏对学生心理上的关注。“听说今年有三分之一的应届毕业生报考公务员,这些学生都做好当公务员的心理准备了吗?”王裕如说,有一次,她去外地给一所公安学校的毕业生上心理辅导课,课后,她让同学们把想问的问题写在纸条上递上来。其中一张纸条上写着,“王老师,一想到几天后我就要成为一名警察了,我就紧张得连死的心都有。”
虽然很多地方都开始对公务员心理危机进行一定的干预,但往往侧重政治说教,忽视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因此效果并不太理想。
“但干预总比漠视好。”王裕如说,“我们常给公检法、监狱、教育等系统的公务员讲授心理知识,虽然这些讲座并不针对他们的心理问题,但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工作对象的心理状况,实际上也缓解了自身心理上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