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黑食品 > > 包装专家 一个“食品安全与环保卫士”的食物链(2)

包装专家 一个“食品安全与环保卫士”的食物链(2)

发布:2016-01-28 09:47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刚进这行一个月的2010年8月7日,常州市浪涛塑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新成就遭遇了董金狮的打假团队。他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自称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资源部部长侯剑锋。事后他才知道,此人是董金狮的外甥。 侯剑锋在电话里用

刚进这行一个月的2010年8月7日,常州市浪涛塑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新成就遭遇了董金狮的“打假”团队。他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自称“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资源部部长侯剑锋”。事后他才知道,此人是董金狮的外甥。

侯剑锋在电话里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告诉杨新成,马上派一辆车到南京,接他进厂“视察”。杨谎称工厂尚未开工,没必要视察。

对于董金狮,杨新成早有耳闻,“餐具圈内人人都怕他。哪里新开了厂子,他都会派人或亲自去视察,只是没想到他来得这么快。”

第二天,杨新成还是专门赶到南京,拎着两箱水果和两条中华烟,想当面向侯剑锋“部长”汇报情况。杨还喊上一位当地媒体的记者朋友,希望侯剑锋能够给记者一个面子。

这次见面不欢而散。杨新成的记者朋友还与侯剑锋发生争吵,“你有什么资格到厂子视察?”

第三天,侯剑锋自己来到常州市,在常州香格里拉酒店给杨新成打电话,再次要求派车去工厂视察。遭到拒绝后,他向杨新成下了最后通牒,“这个行业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进来干的,你不要后悔。”

很快,2010年8月18日,常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到杨新成的工厂检查。他因“生产国家明令禁止的淘汰品”,被责令停产半个月,罚金1万元。

这一方式屡试不爽。“企业本身违法在先,一些能承受的企业就交钱了事,吃哑巴亏。”广东佛山一家企业负责人说。

按照杨新成的统计,从2010年办厂至2012年两年时间,他被举报七八次之多。

常州市质监局举报投诉科科长曹新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11年他调任常州质监局后,确实接到过两次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对浪涛塑业公司的举报信,此前也有多次举报。

这些举报信一般以特快专递的形式寄来,开头阐明关于一次性发泡餐盒的“危害”,以及原国家经贸委的“6号令”规定。举报信后文是浪涛塑业公司违规生产的产品名称、详细地址、负责人姓名电话,一应俱全。

曹新宇说,按照质监局举报投诉规定,他们需要在15日内进行初查,再根据初查情况决定是否立案查处。“像这种定点举报的,而且举报事实清楚,一般当日或第二日就可以初查,还要给举报人回复。如果我们接到举报不查,举报人还会举报质监局不作为。”

杨新成的企业被查封后,常州市质监局以案情重大向江苏省质监局汇报了情况。“省质监局回复,关于发泡餐盒,国家发改委正在研讨可能要解禁,暂缓罚金。”

不少企业质疑,质监局是否与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存在利益关联。对此,曹新宇予以否认。他说,二者唯一的利益关联是罚没产品金额的5%以下奖励给举报人,但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从没要过。

被查封后再开工,几次三番,杨新成的销售渠道几次断裂。使用发泡餐盒的饭店一天接不到货,就要换其他的供应商。2013年初,他的企业终于倒闭了。

除了向质监局直接举报,董金狮多年积累的媒体资源,也让企业心生忌惮。

在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官网上,专门设置了“红榜”“黑榜”。上“黑榜”表示企业产品不合格。九十多家企业被登上黑榜。南方周末记者联系了上述黑榜企业,大部分企业表示与董金狮或其团队有过接触。“不想再提,被整惨了。”佛山一家企业负责人说。

倒闭后的杨新成将设备转卖给杭州德清县洪美塑料厂。三年时间内,这家企业共给董金狮交了7.5万元服务费。2013年底,企业利润下滑,负责人张洪美拒绝再交。

2014年3月3日,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人进入张洪美的企业,偷偷拍下生产车间的画面。这些视频画面放在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网站上,题目为《国际食品包装协会暗访浙江两个非法生产发泡餐盒企业》。该月31日,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以“发泡餐盒用得放心吗”为题,播出了协会这次暗访的画面。

第二天,张洪美的企业被当地质监局查封。几天后,侯剑锋再次找他收“服务费”,张破口大骂:“你又曝光又要钱,既做人又做鬼啊?”

身陷囹圄余音绕梁

发泡餐盒被禁的这十几年时间,也正是董金狮在媒体上名声大噪之时。

尽管他的“国际食品包装协会”早被媒体曝出有“野鸡协会”之嫌:这个“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不是在民政部注册的民间社团,也不是在工商总局注册的企业,而是于2008年在香港注册的一家社团机构。甚至它的注册地点,都是向一家舞龙舞狮会借用的。主要负责人只有董金狮一个。

然而,这并未让董金狮的媒体明星地位终结,他继续在各类媒体上发表“专家意见”。尽管多年来,业内对他“伪专家”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2014年初,北京一家都市报做了两个版的发泡餐具专题。从立意到证据,完全依赖董金狮和他手下两名“部长”的“专业支持”。

食品安全网站“掷出窗外”的创办人吴恒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董金狮之所以能成为媒体眼中的明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大众媒体的非专业性和传播需求,常常会扭曲专家的原意,导致失真。久而久之,真正对口的专家也就不那么爱接受采访了。

另外,在中国的科研体制下,专家接受媒体采访、对社会做科普教育,是没有什么奖励的,反而容易被误解,也就缺乏了动力。而董金狮这种主动接受采访的人,自然大受欢迎。

吴恒后来也做过食品安全方面的记者。他很快明白:有时记者需要的“专家意见”,只是一些科学常识:“能不能吃?”“有没有毒?”“危害多大?”回答这些问题,并不需要太高的专业门槛。

但是,“不能说董金狮此前接受媒体采访发表的专家意见全是错的。虽然他现在被抓了,不该因人废言。”

2013年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在“淘汰产品目录”中删除了一次性发泡餐具。李沛生估计,行业最鼎盛时全国有上千家企业,2010年后只有两百多家了。导致餐盒价格上涨,比如广东的发泡餐盒价格就上涨了近3倍。

这十几年间,董金狮从发泡餐盒的支持者,变成了最旗帜鲜明的反对者。“1999年前,他多次写文章支持发泡餐盒,后来又反对解禁。现在想想,是因为有利可图。”曾与他共事过的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唐赛珍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发泡餐具解禁,董金狮的举报,由简单的“生产即违规”变成了举报企业脏乱差、使用违规原料等,难度增大了许多。不过,这种状态并未持续太久。

2014年5月18日,董金狮做客深圳电视台录制一档节目:《食客准备》。节目中,他仍然以专家的身份,为消费者辨别安全的食品。

这一次,他一口气录制了9期节目,内容涉及饮用水、“伪健康”标签、食品大事件、解暑凉品、化过妆的水果、蔬菜、皮蛋、茶叶等九种产品。

节目录制结束后,5月20日凌晨刚刚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董金狮,被常州警方带走。

不过,这仍然不是他最后一次在媒体上露面。

两个月后,常州当地一家晚报刊登《家庭筷子使用期限》的文章:“……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建议:家庭筷子半年更换一次比较合适。”

这种情况远不止一家媒体。

上一页1下一页

网络编辑: 小碧 责任编辑: 冯翔 助理编辑 刘文慧 实习生 潘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