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黑食品 > > 包装专家 一个“食品安全与环保卫士”的食物链

包装专家 一个“食品安全与环保卫士”的食物链

发布:2016-01-28 09:47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尽管早被揭穿是“野鸡协会”,但他依然挂着“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的名头四处招摇,十年累计接受了6000余次采访,对几乎一切涉及食品安全的领域指点江山。

包装专家 一个“食品安全与环保卫士”的食物链

董金狮接受央视采访,讲解“一次性发泡餐盒存在的问题”。 (董金狮个人博客/图)

尽管早被揭穿是“野鸡协会”,但他依然挂着“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的名头四处招摇,十年累计接受了6000余次采访,对几乎一切涉及食品安全的领域指点江山。

政府决策与科学研究的争议之处,媒体的非专业性和传播特点,民间企业的逐利行为,三者的结合产生了巨大的“商机”,被他发现了。

董金狮,一个“包装专家”的“包装”之路,直到去年才宣告终结。至今,他的一些“专家意见”依然被媒体引用,在网上流传。

2015年6月初的一天,北京一家报社跑食品安全方面的记者刘晓斌(化名)拨打了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的手机号,想让他谈一谈烤羊腰子的危害。

多次拨打后,电话始终无法接通。这让采访过董金狮多次的刘晓斌感到意外,“他不会拒绝任何一次采访呀?”

在媒体圈,董金狮是炙手可热的食品安全专家。他拥有50多个社会头衔,自称十几年来接受过6000次的采访,涉及行业包括塑料餐盒、保鲜膜、奶瓶、矿泉水、餐巾纸、方便面桶、果蔬……

所有头衔中,董金狮使用最频繁的是这个: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直到6月29日,一则消息引爆了京城跑食品健康领域的记者媒体圈。

公安部在其主办的“2015食品药品安全刑事保护论坛”上,发布了一条通报:根据有关部门移交的案件线索,公安部部署江苏常州公安机关成功侦破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负责人董某某涉嫌敲诈勒索案,敲诈勒索数额达600万元。

实际上,董金狮此时已经身陷囹圄一年多了。

你想让我说啥我就说啥

董金狮不仅是个人名,而且是个名人。这个称呼甚至具有一定的官方色彩。

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人民政府的官网上,他的简历被放在“大荔名人”一栏下。男,汉族,1963年生,张家乡十里滩村人。198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1989年获中科院环境化学硕士学位。1989年至1995年在铁道部劳动卫生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环保塑料餐具的研究与开发……

这个网页现在还能打开。从照片上看,这位文质彬彬西装革履,架着一副金丝眼镜的中年人,也十分符合公众想象中的公共知识分子形象。

现在,他的博客与微博置顶的文章都是一封署名“董金狮亲属”的公开信,抗议媒体在董金狮被捕后对此事的报道违反了新闻准则,是“媒体审判”。这无疑验证了公安部公布的那个“董某某”就是他。一同被批捕的,还有他的四个团队成员。

董金狮的博客、微博,名字均是“食品安全与环保卫士董金狮”。

在电视荧屏上,他指点消费者如何选择放心安全的食品;在报纸上,他揭露不法厂家生产的劣质产品;在现实中,他亲自到餐盒生产厂家视察或暗访,一呼百应召集全国餐盒企业负责人开会。在网络上,他自称“食品安全与环保卫士”、“中国环保第一人”。

董金狮赶上了中国食品安全产生极大危机的时代。三聚氰胺、地沟油、黑心添加剂……一系列公众关注度极高的食品安全问题接连曝出,他成了媒体眼中的“万金油专家”。从不拒绝采访,且什么领域都能指点一番。这种“万金油”型的特点,颇获媒体青睐。刘晓斌还记得董金狮在一次接到他采访请求时所说的话,“你想让我说啥,我就说啥。”

除了喜欢接受采访,董金狮还善于成为新闻当事人。2010年“3·15”期间,董金狮以快餐盒质量不合格为由,起诉两家有名的连锁餐馆老边饺子馆、东来顺餐饮,并胜诉。翌年3月,他再以购买到质量不合格的一次性塑料餐盒,起诉农贸市场开办者和餐盒销售者获胜。

他被抓捕的罪名,也源于小小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

成也败也发泡餐盒

在铁道部劳动卫生研究所工作时,董金狮就研究过环保餐具,并于1996年下海,在北京海淀区成立了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自任总经理。

它从事的发泡餐盒回收业务,让董金狮赚取了第一桶金。始料未及的是,1999年1月23日,当时的国家经贸委发布“6号令”,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限期淘汰,到2000年底前停止使用。

一禁了之的“6号令”,在行业内引发轩然大波。

反对禁止发泡餐盒的声音以原国务院全国包装改进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沛生最为激烈。1986年,时任中国包装总公司企业局局长的李沛生从日本引进第一套发泡塑料餐盒,开始在全国推广。

李沛生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发泡餐盒无毒无害成本低廉,应该大力推广。至于污染,是当时国人的环保意识问题,而不是它本身存在什么污染。“一个发泡餐盒成本5分钱,环保降解餐盒要成本2毛钱。只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对发泡餐盒做好回收利用即可。”

起初董金狮也反对禁止发泡餐盒,“不仅因为公司回收业务受影响,他也认为发泡餐盒无毒无害。”李沛生说。

当专家唇枪舌剑地讨论发泡餐具是否该禁时,企业生产线悄然转入地下。尽管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但发泡餐盒价格便宜,需求巨大。各地对于是否完全禁止使用这种餐盒,还有争议。例如,上海市并未完全禁止,而是按照“谁污染,谁负责”原则,向每个餐盒收取3分钱的污染治理费。

这种企业“违法生产”,政府睁眼闭眼的状态,给董金狮提供了“市场机遇”。

南方周末记者获取了一份签署于2010年1月的《江苏地区一次性塑料餐具行业整顿和服务协议》。这份协议由董金狮的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以下简称“凯发中心”)与江苏南通、张家港、镇江、仪征等五家餐盒企业签署。

协议规定,每家企业缴纳20万元保证金给凯发中心,企业若违反有关规定,保证金将被扣罚。协议规定,对不向上海缴纳污染治理费而向上海进行销售的企业,凯发中心负责组织媒体曝光和政府查处,“追查政府官员不作为”。

协议还提及,凯发中心“动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地方媒体以及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工信部等各社会资源的支持,特别需要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与工作配合,各项费用支出每月每家企业暂定1万元”。

既曝光,又要钱

对于不交董金狮的“会费”,而又想要在发泡餐具这一行里混的企业,都要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