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 > 亚健康 > > 沪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张浪:“当代黄帝内经”治疗城市亚健康

沪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张浪:“当代黄帝内经”治疗城市亚健康

发布:2018-05-24 06:01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沪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张浪:“当代黄帝内经”治疗城市亚健康 黄帝内经,科院,城市,

原标题:“当代黄帝内经”治疗城市亚健康—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院长张浪谈城市园林科研“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古人描绘的“人间好时节”与城市的生态建设紧密相连。尤其在钢筋水泥森林要想实现“百花争艳”的景观效果,还得引入科技创新的力量:让“不毛之地”花团锦簇,让受损生态得到修复。

近日,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经上海市编委批准,正式更名为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以下简称园科院),主要承担本市涉及绿化、林业、湿地、环卫等专业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和规划编制等。名称和职能的双变更,是上海绿化市容行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科创中心城市建设和行业大力整合科研资源的具体举措,并将集中力量向市民展现园林科研成果。

那么,城市园林科研涉及哪些领域?又在哪些场所发挥着作用?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院长张浪对此进行了详细解答,并且给出一个“用‘当代黄帝内经’疗城市亚健康”的比喻。

问:什么叫“城市亚健康”?

答:人们对“亚健康”的概念并不陌生,其实城市作为一种人为因素形成的生态系统,也同样存在类似城市居民的“亚健康”问题,比如生态资源破碎化——城市绿地、林地等生态用地不成系统且连通性差,生态功能退化——城市湿地、绿地等的生态服务功能缺失或弱化,生态结构裂化——城市自然组分缺失且城市区域功能单一化缺乏联系,生境条件弱化——优良土壤资源紧缺、城市表土遭受破坏,空间复层脆化——城市地面硬质化、垂直空间上生态要素弱化等。这些都是城市的“生态亚健康”问题,也是未来城市生态转型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瓶颈。

问:为什么会想到用《黄帝内经》来治疗城市亚健康?

答:人的亚健康是身体系统性功能改变的状态,没有标准的诊疗方法,但长期任之发展必将威胁生命。同样的,由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组分复杂性,城市生态亚健康问题也并非单体技术可以应对处理,要用系统理论和方法从机理角度加以分析解决。这一解决思路与我国传统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所倡导的“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理论”不谋而合。

《黄帝内经》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与自然界是统一整体,其在医理上重视人体结构和各个部分的联系与统一关系,其蕴含的朴素哲学和生态学思想同样适用于诊疗人的亚健康和城市的“生态亚健康”。

尤其对上海来说,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特大型城市的典型,城市“生态亚健康”问题涉及的城市组分众多、层次复杂,并非能依靠单一学科理论或生态技术得以短时间解决,依靠“整体规划布局、细部克难攻坚”的生态技术方法。

问:“当代黄帝内经”到底是怎样发挥作用的?答:我们提出的“当代黄帝内经”是要效仿《黄帝内经》整体医学理论中蕴含的生态学思想,即用综合性技术应对生态资源破碎化、生态功能退化、生态结构裂化、生境条件弱化、空间复层脆化等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在具体作用方面,可以用世博公园这一百姓看得到、能体验的项目加以说明。在对世博公园区域进行“治疗”前,那里几乎是一片一毛不拔的废弃用地。用专业术语来说,也就是“城市棕地”。但我们根据《黄帝内经》的思想,在2010上海世博园区绿地项目规划阶段,就详细开展了土壤、植物、水、建筑废弃物的背景调查,通过对受损土壤、退化湿地、污染水体、固体废弃物、场馆绿化等风景园林化技术的全面研究,创立了整合破碎化棕地片断、滨水生态修复与水质改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使用生态技术的整体布局方法。这也是国际上首个进行大型棕地片区风景园林化技术优选和系统布局的项目。

最终的“治疗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如今,市民在世博公园游玩时,恐怕很难想象之前这一区域根本不适合种植花木,也不能进行生态景观开发吧。正是“当代黄帝内经”的思想,让我们拥有了世博公园。

问:能否再从具体技术的角度介绍一下“当代黄帝内经”?

答:在园科院科研人员十余年城市绿地生态方面研究基础上,我们总结出了区域生系统态技术布局、棕地生态修复、受损湿地生态修复、生土快速熟化、特殊空间增绿等涉及多组分、多尺度的40余项绿地生态技术,并在系统评估、优选和集成应用中形成“城市亚健康”的系统诊疗方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当代黄帝内经”的具体技术。

这些“当代黄帝内经”技术既可以应用在一片区域的整治和开发上,也能在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上发挥作用。比如,可以为城市引入更多适合的花木,让城市的色彩更加鲜艳;或者将生物技术使用在日常生活中,推动可持续经济的发展。所以说,我们提倡的“当代黄帝内经”既是一种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也包含了各种具体的“治疗方法”。

我们此块创新技术成果,曾获得2011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问:从“园科所”到“园科院”,名称上的变化将给上海带来哪些新变化?

答:更名“园科院”,意味着我们园林科研人员肩头的任务更重了。尤其是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大背景下,我们更要围绕行业“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发展总目标,聚焦绿地、林地、湿地、环卫等领域,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中心,培育形成“科技成果”和“创新人才”两大高地。

从工作职能看,园科院将坚持“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行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社会实践提供技术服务”的方针,实施“拓展建院、创新立院、人才强院、开放兴院”战略,既面向行业发展需求做出创新贡献,又面向社会实践提供技术转化。

园科院也有自己的“五年计划”,是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大力组建协同创新体,不断提高园科院在行业科技发展中的贡献率,到2020年,实现综合科研实力显著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高,基本建成“上海市绿化市容行业科创中心”和“多个专业领域国内领先的国际知名强院”。

案例一

让菜皮、果皮“回家”

有没有想到,菜皮果皮等“湿垃圾”的再利用,也是“当代黄帝内经”的一种“治疗技术”?据园科院科研人员介绍,在很多小区进行的垃圾分类工作中,让分出来的湿垃圾得以继续发挥作用的,就是来自园林科研成果。

城市垃圾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每年产生近1.5亿吨城市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可以说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城市处在垃圾的“包围”之中。

不过,生活垃圾中有机湿垃圾占60%左右,其中以菜皮、果皮等为主要组分的厨余垃圾占有较高的比例。这些垃圾填埋占据大量土地,焚烧热值低,而且浪费了厨余垃圾含有的大量有机质、氮、磷等资源。基于此,园科所的科研人员们提出了让菜皮果皮“回家”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