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简历:卞镝,中医博士,辽宁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出诊医生。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中医养生教研室主任。兼任辽宁省养生康复学会副秘书长。 擅长治疗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各类疾病,包括运用中药、针灸、食疗、药膳等多种传统疗法调理亚健康状态,为代谢综合征人群制定个体化养生保健方案。
早在二千多年前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记载:“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中医所说的“阴气”就是指人体的津液、阴精及血液,包含着现代医学所说的体内水分即体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40岁以后
人体内水分减少
中医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阴津会逐步减少,而且与人的生理和病理性衰老密切相关。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60%~70%,但各组织器官的含水量相差很大,以血液中最多,脂肪组织中含水量较少。人体内总体水的含量(体液总量)可因年龄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一般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总体水含量会逐渐减少。
此外,总体水随机体脂肪含量的增多而减少,脂肪组织含水量仅为10%~30%,而肌肉组织含水量较多,可达75%~80%。40岁以后随肌肉组织含量的减少,总体水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保持体液平衡 有益健康长寿
水作为体内的生命介质,在物质代谢,调节体温,维持腺体正常分泌,维持脏器的形态和机能,润滑关节、肌肉和体腔以及维持血容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水液失去平衡,人的总体水量逐渐减少,可对人体生理病理产生直接的影响,是导致机体衰老以及发生代谢综合征等老年病的主要原因。
正常人体血液中含水量平均为80%,这有利于血液的循环流动。当体内水分不足,腺体分泌会减少,代谢机能下降,血液变浓缩,血液黏性增大,凝聚力增高,血流缓慢,不利于血液中糖分和脂肪的代谢利用,以及血液中的代谢废物的及时清除,导致血管容易堵塞,产生心脑血管等一系列内分泌循环系统疾病。由此可见,人要保持健康长寿,就应使体内的体液保持平衡,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延缓体内的失水过程,故养生延年益寿要懂得保护阴津。
感觉口渴时体内已缺水500ml左右
水在中医理论中归属于阴津的范畴,人体内水液的代谢需要脾阳的运化,肾阳的蒸腾,肺的宣发与肃降,以及三焦的气化下输膀胱等诸脏腑的相互协同配合才能完成。若脏腑功能失调则会导致水液的停聚,从而产生痰饮水湿之邪。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会逐渐衰退,导致所食之物所饮之水不能够如愿以偿地化为津液为身体所用,而变成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留存体内,成为形成各种疾病尤其是代谢类疾病的诱因。
在中医看来,喝进去的水不能等同于身体的体液,必须经过转化才能变成体液,虽然体液的化生离不开饮用之水,但能否将所引之水转化为体液是需要身体各脏腑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完成的。
中医生态饮水观中首要强调饮水应适度,每次饮水“应少少与饮之”,即使是大汗出导致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的情况下,也应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伤寒论》)。少少与饮之是饮水有节的体现,即饮水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现代医学研究结果也表明,一次性大量饮水一方面会导致排汗和排尿增加,使体内的盐分丢失过多,同时会影响膈肌运动和呼吸功能;另一方面还有可能由于素体代谢能力降低,一次性饮水过多,水在胃中贮留会产生不适感,反而导致机体排尿排汗减少,水分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出现心慌、短气,甚至胞睑和下肢浮肿等症状。
其次是饮必热饮,食久后饮。《寿亲养老新书》中指出:“高年之人,……若生冷无节,饥饱失宜,调停无度,动成疾患,则损体减寿。”《内经》中说:“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说明食饮生冷无节是导致脏腑疾患的诱因之一,尤其对于高年之人,食饮的温度更要适中,饮必温饮热饮,以利于保护已经虚损的脾肾之阳免受寒水之邪的侵害。食久后饮可以防止由于饭前饭中饮水加重脾胃的负担,甚至损害脾胃的腐熟运化功能。
现代研究也认为,吃饭前后一次大量喝水,或边食边饮水会冲淡胃液,影响食欲,不利于消化,久而久之诱发胃病。
中医的饮水主张还有就是渴而才饮,即饮水应该先渴后饮,但不应极渴而饮。
现代研究认为,在正常情况下,成人每日有2.0~2.5L的水出入身体,主张每天必须主动补充水分,要克服不渴就不喝水的不良习惯。认为人有口渴感觉时体内已缺水500ml 左右,口渴表示体内水分已失去平衡,不应该渴了才喝水,这种不渴也应喝水的主张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口渴时容易一下子喝进大量的水,大量饮水使血液浓度降低,会增加心脏负担。
中医从古至今所建立的饮水原则,说明中医不仅关心水分的正常摄入,而且更加关注所饮之水是否能够被机体正常代谢,化为体液为人体所利用,以及多余的废水能否正常排泄出体外。也就是每天进入体内的2.0~2.5L水,除去被身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利用的,多余的携带代谢产物的废水是否能够顺利地排出体外。
过量饮水
伤脾伤肺
水在体内的代谢主要通过肺脾肾三脏来完成,由于过度饮水也会加重肺脾肾的负担,水不得正化,成饮成湿,同样会对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随着年龄增长,五脏六腑功能衰退尤其是脾胃功能减退是人类衰老开始的必然,若脾胃虚弱,饮水过多,反而会影响津液的正常代谢,导致只有部分水液化为津液,绝大部分潴留在体内,使体内阴津逐步衰减。脾病使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在体内不断增加,阻塞气机,由此可产生一系列代谢性疾病。因此中医认为年老脾虚,运化无力,津亏液少,饮邪内生,百病尤生。过饮可致身重、水肿、腹满,尤其是平素脾虚之人如果过度饮水还可出现腹中肠鸣水声时作,腹胀痞满,泄利频作,小便不利,身体疼痛,肌肉软弱无力,足痛甚至不能行等脾虚湿盛之症。
过度饮水不但伤脾,而且对于肺功能不好,平素易犯咳喘的人,还会导致咳喘短气,不得平卧。此外,对于年老肾虚之人过度饮水还可伤肾,影响肾阳的蒸腾气化,使饮停下焦,出现喝了水马上就想小便的“饮一溲一”,以及小便频数、小便不利、头眩等情况。因此,对于身体亚健康,脏腑功能低下之人不恰当饮水会使水饮致病变化多端:“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变幻百端”。
总之,饮必少饮、饮必热饮、食久后饮、渴而才饮、不应极渴而饮的中医生态饮水观是建立在中医长期生活和临床实践中,通过观察饮水与中医病症的关系而获得的。中医不仅关注饮水的量、饮水的温度、频次,更加关注水的吸收利用和输布排泄等问题。历代中医均强调正确的饮水有利于脏腑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尤其是有助于保护脾胃的正常运化机能,对于日渐年老阳衰之人尤为适合。同时正确饮水还有助于二便通畅,帮助排泄体内代谢废物,防止痰饮水湿内生并成为病理产物,导致病理性衰老,损体折寿。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董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