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上午好!下面,我就“十四五”时期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任务和举措作一简要介绍。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民生支出作为财政保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动各项民生政策落地落实。“十三五”时期,全市一般公共预算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累计达到1590亿元,年均增长6.3%,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78%左右。随着民生投入的大幅增加,各项民生事业长足发展,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5.39亿元,实施项目1362个,覆盖57814个贫困人口,我市755个贫困村全部摘帽,100405名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
——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十三五”期间,全市教育支出保持逐年递增,从2016年的65.2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82.6亿元,累计支出368亿元。全市中小学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升,所有县市区均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验收;启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建设,普惠性学前教育建设持续推进。
——养老医疗事业进一步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市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六连涨”,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42元、增长67.1%;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5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标准提高到74元;卫生健康改革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实现全覆盖,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新发展,特别是去年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十三五”期间,全市各级财政筹集资金69.18亿元用于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等工作,各类困难群众救助标准不断提高,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26元、738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2.1%、18.2%;机构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760元、1400元、1400元、980元,分别比“十二五”末提高了47%、94%、94%、227%;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30元、114元,分别较2016年提高了62.5%、42.5%。
——住房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十三五”期间,各级财政共筹集资金27亿元,建设棚改安置房和公租房;累计发放租赁补贴2100多万元,惠及9500余户低收入家庭;累计投入财政补助资金1.7亿元,完成“四类”对象房屋安全鉴定12.6万户、改造危房1.1万户,惠及4万余人。
此外,文化体育、妇女儿童、民族宗教、残疾人工作等各项事业也取得全面进步。
“十三五”时期的累累硕果,为我市“十四五”时期民生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集中力量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努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一是聚焦问题、精准施策。重点聚焦群众所急、所忧、所盼,及时将社会各界反映突出的新问题、新诉求纳入民生实事,不断提升民生实事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二是久久为功、一抓到底。对各类民生实事,坚持以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实,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三是多方参与、共建共享。进一步健全民生投入机制,既要充分发挥政府主渠道作用,也要鼓励引导市场和社会力量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形成共建共享的民生投入新格局。四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财政承受能力,按照轻重缓急原则,集中有限资金保障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支出,确保民生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相适应。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民生工作十分重要。全市2021年工作动员大会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聚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2021年度预算编制中,我们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一方面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思想,继续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另一方面,强化民生优先保障,把民生投入放在财政支出的首要位置,在财政收支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市级预算安排支出30多亿元用于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主要包括:
教育方面安排资金2.3亿元: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类资助政策,促进教育公平协调发展。加大市属高中、特殊教育学校等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市属学校办学条件。支持高级师范学校建设,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社会保障方面安排2.88亿元:将困难群众救助标准,在现行保障标准基础上再提高10%,切实兜牢民生底线。支持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和权益保障后续工作。支持残疾人康复和就业,加大残疾人群体保障力度。
医疗卫生方面安排4.2亿元:设立疫情防控专项资金,支持疫情防控常态化。完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由550元/人/年提高到580元/人/年。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政策,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年人均经费由74元提高到79元。支持市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环境污染防治方面安排0.5亿元:设立生态环境专项经费,支持环境监测站点建设和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支持开展入河湖排污口排查与监测工作,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乡村振兴方面安排5.84亿元:巩固提升扶贫成果,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夯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潘庄灌区续建与节水改造、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支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补助标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安排9亿元:支持德州市传染病防治中心建设,提升疫情防控及传染病防治能力。支持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主城区环城路中修等重点工程,提升群众居住条件和安全感。
住房和城镇化建设方面安排3.02亿元:支持污水处理服务、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和中心城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等项目建设。
公共安全方面安排5.09亿元:支持开展中心城区应急处突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效能,设立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专项资金,支持消防装备建设能力提升,推进构建更高水平“平安德州”,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最后,希望广大记者朋友们持续关注我市重点民生实事的推进情况,共同做好政策解读、讲好民生故事,为重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