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渔业资源极其丰富,北极地区尤其如此,有150多种鱼类,其中经济价值最高的有鳕鱼、鲱鱼、比目鱼等,渔业产量占全俄总量的15%。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海洋渔业开发进入无序竞争状态,原有大型国营渔业企业被分割,小型渔业加工公司数量剧增。此外,还面临着资金短缺、设备陈旧、管理不善、技术落后等问题,导致渔获量和加工量在20世纪90年代锐减。有数据显示,2006年渔获量比1991年减少55%,食用鱼产量比1991年减少17%,导致俄罗斯渔产品人均年消费量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减少近50%,降低到12.6公斤,远少于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建议的23.7公斤。
此外,俄罗斯渔业还存在突出的问题:一是俄罗斯渔业出口一直以原料鱼为主,但深加工程度较低,超过90%的原料鱼在国外加工后再出口;二是大部分渔船已很老旧,只有1%的渔船船龄在5年以下,渔船急需更新和现代化改造;三是港口和物流基础设施不足,缺乏有竞争力的船舶综合服务和修理中心。
为加强对渔业生产的宏观管理,推动海洋渔业生产的发展,2007年俄政府恢复设置国家渔业署。2008年在堪察加-彼得罗帕夫洛夫斯克、南萨哈林、符拉迪沃斯托克、加里宁格勒和摩尔曼斯克五个地区建立渔业交易所,规定所有出口的渔业产品均需通过渔业交易所进行,从而有助于杜绝非法捕捞。2009年4月出台了《2020年前俄联邦渔业综合体发展战略》,确定了在保护、繁殖、合理利用水生资源以及确保国内渔业综合企业生产的全球竞争力的基础上,国家渔业综合体由原料出口型向集约创新型发展的总体目标。
2019年12月,俄政府批准《2030年前渔业战略》,进一步确定了渔业优先发展项目和发展目标,旨在提升高附加值鱼产品的生产及相关业务开展。该战略特别制定了2030年前渔业发展的总工作量、深加工发展以及劳动生产率计划表,明确要求制定和执行国家环境认证制度等。战略目标将通过实施5个综合发展项目和7个辅助实施项目来实现。其中,“新鳕鱼工业”综合项目计划2019—2025年新建43艘渔船、26个渔业加工企业。“海洋生物技术”综合项目计划2025—2030年新建5艘渔船和3艘运输船,用于捕捞南极磷虾,捕捞量达到45万吨/年。“远洋食品”综合项目计划2021—2025年新建35艘远洋捕捞渔船,将远洋捕捞能力提高到30万吨/年。“三文鱼”综合项目计划2021—2025年建造20家三文鱼厂,每年增加10万吨回收量。“有价值的海洋产品”综合项目计划到2025年,开发至少5万公顷的水资源,到2030年,达到12万公顷。2021—2026年建造100余艘中小型渔船,3艘大型、7艘中型科考船。
俄政府下力气支持渔业发展,从2019年以来,联邦法律修正案《联邦渔业和水生资源保护法案》延长了配额规定,渔业捕捞配额有效期从10年提高到15年,对于实现产业稳定和吸引长期投资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有利于形成较为透明的竞争环境。俄罗斯政府还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使渔业企业的税收负担从2006年的13.7%下降到2018年的7.8%,渔业投资从2006年的45亿卢布增加到2018年的237亿卢布。此外,制定和实施国家环境认证系统,从而提高俄罗斯渔业综合体的竞争力。
为增加具有高附加值的深加工鱼产品的份额,俄罗斯计划在远东、西北、南部、里海地区建立渔业集群,即现代化的渔业综合设施,实现从捕捞、加工、存储、包装、运输直至销售的完整流程。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俄罗斯渔获量整体上呈现先减少后稳步增加的趋势。2008年渔获量开始稳步回升之后,到2018年渔业综合企业的总营业额达到5 570亿卢布,比2017年增长了11%;利润增加了23%,超过1040亿卢布;投资总额为324亿卢布,增长22%。2010—2014年,俄罗斯鱼产品人均年消费量从21.2公斤增加到22.3公斤。自2015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人均消费量略有下降,2018年为22.1公斤,在世界排名第五。
《2030年前渔业战略》制定了2030年俄罗斯渔业生产实现的宏大目标:通过开发深加工产品,总增值达到418亿卢布;保障粮食安全,实现鱼产品人均年消费量不少于22公斤,维持国内鱼类和其他水生资源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比重不少于85%,俄罗斯港口国内渔船维护份额增加到80%。俄罗斯高附加值鱼产品在总量中所占比重升至65%,2018年为30%。渔业企业的营业额增长160%,达到近9000亿卢布。该战略的另一重要目标是渔船队的现代化,在国内建造的新渔船将占到捕捞量的至少80%,而2018年的指数为15%。从目前发展势头来看,实现渔业战略所设定目标的预期可能是具备的。
(五)开展海洋科学研究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海洋科考经验,在苏联时期即已对北冰洋持续开展了长达40多年的研究,积累了北冰洋海底地质研究的丰富数据。苏联解体后,其在全球海洋科考的范围不断缩小。普京上台后,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俄罗斯全面恢复了海洋调查与科考活动,其海洋研究重点集中在保护海洋环境、调查海洋资源和水文地理研究等方面。
俄罗斯建立了海洋科考中心,专门负责远洋科考、海洋调查及相关协调工作。俄罗斯在北极的科学考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每年在北极地区进行大约50次海洋科考,其获得的大量海底地质研究数据,为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出有关北极外大陆架的申请提供了有力支撑。俄罗斯重视南极科考工作,目前在南极有5个永久性科考站和5个季节性科考站,并对南极海域地质构造展开了调查研究。
中俄在海洋科考方面已有一定合作的基础,并显示出广阔的前景。中俄海洋科学研讨会于2009年、2012年、2017年连续举办了三届,研讨会不断拓展两国在海洋科技领域的合作范围,加强大洋和深海、南北极考察与研究方面的务实合作,有效促进了中俄海洋科学的合作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两国科学家开展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平台。2016年8~9月,中俄双方联合开展首次北极联合科考,完成了两国在北极海域合作的历史性突破。2018年9月,中俄两国科学家再次相约北极,对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海域开展海洋地质、物理海洋、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等多学科综合考察。
三 普京时期俄罗斯海洋战略的主要特征
2000年普京接任总统以来,俄罗斯经济社会实现了稳定,国家实力有了较大提升,为其实施新的海洋战略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普京时期海洋战略基于其形成路径的特殊性和具体实践的成效性,具有了自身鲜明的特征。
(一)顶层设计,科学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