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保健 > 心理 > > 少些投机心理多些实学苦学

少些投机心理多些实学苦学

发布:2017-02-06 15:18 | 来源:互联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少些投机心理多些实学苦学,投机 心理 学历

(原标题:少些投机心理多些实学苦学)

杨玉龙

近日,很多人都收到过这样的一则广告,声称“大学学历一年就读完,免学免考包您拿证”。我们都知道,通常花三四年才能读完大学取得毕业证书,短短一年怎么能拿到国家承认的毕业证呢?(1月13日澎湃新闻)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对读书者而言,这两句话不难理解。的确,读书不仅是一件苦差事,而要学到真知识、真本事,不下苦功夫不行;在学习的这条路上,偷奸耍滑,只能是自己糊弄自己,浪费的不仅是自己的时间,更难以获得真本事。因此,读书与学习,更或者说做学问,容不得弄虚作假,这应该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然而,在学历大受追捧的当下,没有一个好学历,首当其冲影响的就是工作。不少单位都要求应聘者具有大学甚至以上的学历。学历,也就成为一部分人群职业生涯中的一大“拦路虎”。而一些精明的商家,恰恰从中看到了“商机”,开办培训机构,为这部分人的再学习、获取学历搭建起了平台。

毋庸置疑,现在统招学历是含金量最高的一个。通过进修取得学历的方式有自考、成人高考、远程教育还有电大。这些校外模式,无疑帮助了一部分人群继续求学。学历培训机构在法律框架内行事是好事,也会受到人们的欢迎。不过,一旦过犹不及,非但不能“助人”更有可能“误人”。

近年来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加大了高校办学自主权,其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专科专业审批权相继取消。在方便社会人士接受继续教育的同时,一些机构却借机牟利。打出“免学习”拿学历的广告,无疑切中了社会中人无暇学习而又急于取得学历的心理,但违背了国家提升教育便利性的初衷,也涉嫌贩卖学历。

2015年修订的《广告法》中第二十四条明确要求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由此可见,在网络平台中打出“免学免考拿大学学历”这样的广告词已经涉嫌违法。

于求学者而言,想取得学历的急切心理可以理解。但也应该踏踏实实地学习。学历虽然与能力不一定对等,但是自己没有学到真本事,只捧着一个学历又有啥用;况且若没有真才实学,以后在工作岗位上,也会力不从心,甚至被淘汰。因此,有关部门对于涉嫌虚假宣传的培训机构要管;而对个人而言,少些投机心理,多些实学苦学,以此获得的文凭才是真正的“货真价实”。

(原标题:少些投机心理多些实学苦学)

net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