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保健 > 心理 > > 集体暗示:公众谣言的心理分析

集体暗示:公众谣言的心理分析

发布:2016-04-17 15:02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问题疫苗事件,引爆全国,成为最被关注的热点。这一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恐慌,可以想象,有孩子的,难免会对这一事件产生恐慌。各种“谣言”不可避免被传播。

  问题疫苗事件,引爆全国,成为最被关注的热点。这一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恐慌,可以想象,有孩子的,难免会对这一事件产生恐慌。各种“谣言”不可避免被传播。关键不是传播“谣言”,关键是,“谣言”传播中,传递的是恐慌。集体暗示:公众谣言的心理分析

  武志红

  微信公众号:wzhxlx

  疫苗应该正确储存和管理,否则将失去效力或降低效力。但必须注意的是,不正确储存或过期的疫苗几乎不会引起毒性反应,因此本事件中,疫苗安全风险非常低。儿童面临的风险在于缺乏对疾病的预防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

  问题疫苗事件,引爆全国,成为最被关注的热点。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恐慌,可以想象,有孩子的,难免会对这一事件产生恐慌。世界卫生组织则及时澄清说,这批不正确存储或过期的疫苗几乎不会引起毒性反应,所以安全风险很低。这个澄清很给力,而且也必须它出面澄清,有关部门的澄清,已不让人信服。

  这一事件中,各种“谣言”不可避免被传播。关键不是传播“谣言”,关键是,“谣言”传播中,传递的是恐慌。这份恐慌的产生,很真实。因为,问题疫苗的制造者,早就因制造问题疫苗而被判刑,但她们竟然在此期间,仍可以制造出数以亿计的问题疫苗来。不解决这一问题,公众不可避免的,会宁愿相信“谣言”,而不是相信有关部门。除非有关部门能证明,他们会切实有力地监管好疫苗。就此,发一篇多年前的文章,关于公众谣言的。

  

集体暗示:公众谣言的心理分析

集体暗示:公众谣言的心理分析

  2003年2月25日,我回了母校北京大学一趟。在春圆吃完午饭后,我乘坐的士去北京西客站赶火车。路上,收到一个北大同学的短信:

  “北大遭受恐怖袭击,一个食堂刚有炸弹爆炸,伤亡情况不明。”“不是春圆吧?”我回短信问道,“我可是刚刚在那里吃了午饭,这太可怕了!”“好像就是春圆。”他回短信说。

  接下来,我给几位朋友发短信说:“真险。我在北大吃的午饭,刚出来10分钟这个食堂就有炸弹爆炸。”

  一天后,回到广州,不少朋友发短信、打电话问候我,庆幸我死里逃生。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在北大的同学发短信告诉我,发生爆炸的是农圆。

  这是一次典型谣言的产生,幸亏北京大学很快通报了爆炸的细节:爆炸发生在农圆,三人受伤,一人是餐厅保洁人员,一人是餐厅管理人员,一人是海淀走读大学的学生。

  否则,谣言只怕最后会演变成“北京大学遭受了惨烈的恐怖袭击”,而我也会不幸成为这次公众谣言事件的一个推动者。

  公众谣言成了2005年底的新闻热点。

  先是南方风传“200亿炒楼资金奔袭珠三角”,各种吓人的标题醒目地出现在珠三角的各大媒体上。

  接着,地震谣言在24小时内传遍冰城哈尔滨,无数市民涌进超市抢购桶装水和食品等必需品。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吹动哈尔滨地震谣言的风头是松花江的苯污染,这是一股强劲的风,吹起如此大的浪并不太令人惊讶。然而,吹动“200亿炒楼资金”谣言的风头却很小,只是美亚置业的深圳海外部经理在《第一财经日报》上的一个说法,却迅速在珠三角乃至全国传播,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我们必须认识到谣言的情绪性,”著名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张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谣言与其说传播的是信息,不如说传播的是情绪。或许信息是不正确的,但情绪却是真实的。有了这一点,就可以理解公众谣言的很多东西。”

  公众谣言的三种类型

  根据谣言所流传的情绪,可以将谣言分为三种:愿望谣言、恐慌谣言和攻击谣言。

  愿望谣言反映着人们某种要求、期望、梦想或欲求。譬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经常会有这样的谣言“圣诞节前结束战争”、“两个月内德国就会发生政变”、“日本的储油量只能用六个月了”、“希特勒死了”等等,这些谣言都是典型的愿望谣言,它可能是战争一方故意制造的谣言,用来鼓舞己方的士气并打击敌人,但也可能是民间自发形成的谣言。

  攻击谣言通常是一方故意制造的谣言,目的是打击对方,这在政治斗争中比较常见。譬如,以色列前一段时间频频爆出“美国要打击伊朗”的攻击谣言,其目的是引导舆论并给伊朗制造压力。

  恐慌谣言反映着人们内心的恐怖情绪。因容易造成某一方的损失,它与攻击谣言有类似的地方。但是,恐慌谣言的来源很难查清,有很多恐慌谣言似乎并非是一些人有意操纵的,而是大众恐慌心理的普遍反应。

  哈尔滨的地震谣言、珠三角的“200亿炒楼资金”谣言,都是非常典型的恐慌谣言,它们的迅速流传,与公众的恐慌心理密切相关。本文接下来讨论的,都是恐慌谣言。

  

集体暗示:公众谣言的心理分析

  (一)恐慌:公众性谣言的基础

  强烈的恐慌情绪是公众谣言的基础。谣言最初传播的时候,传播者所传播的首先不是信息“到底发生了什么”,而是情绪“有很可怕的事情要发生(或发生了)”。

  不过,恐慌谣言之所以得以传播,还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公众是否有同样的恐慌心理基础。如果有,公众的恐慌心理就很容易被唤起,谣言从而传播开;如果没有,谣言就很难传播。

  譬如,“珠三角杀入200亿炒楼资金”的谣言,尽管其风头很小,只是一个商人在一家媒体上的一家之言。但是,这个风头却立即击中了珠三角公众的心理基础:他们担心楼价暴涨。公众的这种心理恐慌是这个小小的风头引起巨浪的基础。其他媒体之所以纷纷跟进报道,正是因为各家媒体的记者知道这是大众的关注点。

  至于哈尔滨地震谣言,地震本身就是一个恐慌性信息。

  除了这两起瞩目的公众谣言外,近期还发生了一起典型的网络谣言:深圳某科技公司员工的妻子,为让丈夫早日买车,而泡制了《11月15日早上,深圳K113全车给洗劫一空》的谣言,这一谣言被其丈夫发表在网络论坛上后迅速传播全国。不过,这种谣言之所以得以迅速传播,也有其心理基础,那就是网民对深圳治安的印象。

  (二)信息的掺和:谣言的形成

  恐慌是这些公众谣言的心理基础,当我们心中积攒了太多的恐慌时,我们就会急着为这种情绪找一个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