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黑食品 > > 食品安全:怎么说才算?谁说了算?

食品安全:怎么说才算?谁说了算?

发布:2018-08-29 06:35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食品安全是近年来报道中备受关注的领域。作为一名从事食品安全领域报道的记者,需要回答好几个问题:食品安全,怎么说才算?谁说了算?谁说“算了”?被屡次报道

食品安全是近年来报道中备受关注的领域。作为一名从事食品安全领域报道的记者,需要回答好几个问题:食品安全,怎么说才算?谁说了算?谁说“算了”?被屡次报道的问题如何推陈出新、众说纷纭的时候如何把关平衡、值得探讨的热点被新热点掩盖过去的时候如何进行回访报道?

怎么说才算?打破报道倦怠、突破自我重复

什么不能吃?什么能吃?怎么吃?这是消费者最关心的话题。以我个人从事食品安全领域报道几年来的稿件为例,重点稿件的传统媒体采用平均在50家以上,网络媒体采用几乎都超过百家,其中不少还成为微博和论坛上热议的话题。

有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城市消费者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在于乳品行业,而在乳品行业中,长期垄断市场的“洋奶粉”更是备受消费者关注。近年来,我连续报道了“洋奶粉”连番涨价、老酸奶涉嫌工业明胶添加、光明乳业3个月发生5起食品安全事件、乳业老总称监管部门抽检过密、日产奶粉“缺碘”、新西兰奶粉陷入“双氰胺门”等乳制品行业的新闻,公开报道的采用效果良好,其中不少报道还获得了新华社总编室表扬稿和新华社社级好稿。

食品安全,怎么说才算?由于消费者的意见集中,乳品行业的报道也非常密集,很多时候在采写时就会出现“老生常谈”、报道缺乏新意,这时候,如何避免报道陷入自我重复的怪圈,推陈出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长期关注“洋奶粉”的质量和价格问题,对“洋奶粉”每年几度“例行”涨价和多重食品安全事件也写了不少深度报道,因而当我了解到彼时美赞臣等品牌再度提高售价、最高上浮达20%时,我感觉到仅仅停留在对涨价的报道很容易就陷入报道倦怠的怪圈,不仅读者看着似曾相识,我自己报道起来也提不起兴趣。

在编辑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决定系统梳理一遍近年来“洋奶粉”在中国的涨价路线图,并将各大品牌涨价的幅度、频率和品牌应对涨价的借口都分门别类归纳起来。由此发现,2012年以来,“洋奶粉”轮番涨价的频度越来越高,从过去的“半年一涨”,正在变为“一季度一涨”,涨幅也从一般的10%向20%甚至更高跃进。“洋奶粉”屡屡提价,涨价理由更是无外乎成本论、配方说、关税论和更换包装说,但我随后进行的调查显示,这四种说法都站不住脚,“洋奶粉”高定价本身就是商家利用中国消费者依赖心理做的文章。我由此形成了报道《“洋奶粉”凭啥一年四涨?》,报道不仅被数百家媒体采用,还上了百度新闻页面头条并在微博形成了热点。

谁说了算?突发事件尤需平衡报道

食品安全重于山。我在报道食品安全事件时,在策划、采访、写稿和编辑的全环节中都不得不提醒自己要慎之又慎。如果说冷策划的稿件是“十年磨一剑”,记者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完善报道的细节,平衡各方观点,那么报道食品安全领域的突发性事件对记者的要求就更高。

食品安全四个字看似简单,背后的细分行业却很多,往往“出事”的又是一些极为细小的领域,三聚氰胺、甲醛缓释剂季铵盐、金黄色葡萄球菌、双氰胺、大米镉超标……这些近年来消费者“被科普”了的复杂名词,在报道之初,无论是寻找业内专家进行解读还是采访相关部门和企业,都并不容易,要对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进行深度解读并且平衡报道,到底听谁、怎么听的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这考验的是记者对行业的认知度和对报道平衡性的把握。

微博食品安全谣言四起,第三方机构浑水摸鱼,专家为利益集团绑架,部分政府部门定论不够权威……食品安全,谁说了算?食品安全报道时,兼听未必明,但偏听万万不可。

由网络曝光形成食品安全领域的新闻热点近年来越来越多,无论是果冻、老酸奶涉嫌工业明胶添加事件,还是茅台酒涉嫌塑化剂超标,新闻的一步步发酵中,网络的力量都不可小视。

但同样也可以看到,雅培奶粉遭遇第三方机构恶意做空被传奶粉质量不合格、称豆浆机使用工业润滑油的发布者被指是食品安全“策划人”、能弹跳的“假鸡蛋”工商部门鉴定结论为真鸡蛋、发布“浙江余姚慈溪杨梅喷洒膨大剂”的网民承认其微博内容失实等等事件中,由于网络曝光的信源身份难明,曝光的细节也往往不足,背后还可能有利益的纠葛,报道一旦不平衡就会给整个行业带来无妄之灾,记者第一时间介入后,既要“大胆假设”,更要“小心求证”。

尤其是涉及农产品的报道,一头连着消费者,一头连着农民,一旦遭遇食品安全谣言或者不平衡的报道,真相往往来不及追赶谣言的脚步,对农户和行业都有可能形成毁灭性打击,让农民辛苦一年的所得付之东流。

我还记得刚刚开始做食品安全报道的时候,一位从事这一条线报道多年的资深记者给我讲了一个“橘子有虫”的故事。当时有媒体报道称,四川广元爆发“蛆虫橘子”灾害,引发消费者强烈反响。尽管农业部随后发布消息称,柑桔大实蝇只危害柑桔类,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市场上销售的柑桔请大家放心食用,但当年全国的橘农几乎都因此而受累,连几千公里外上海崇明的橘农也跟着遭殃,橘子只能烂在树上,根本卖不掉。“一个无心的夸大报道,或许会毁了一个产业,所以报道一旦要写,就要经得起时间和社会的检验。”我由此也提醒自己,食品安全的负面报道尤其是涉农产品报道,更要“十分话说七分”,在为消费者说话的同时,绝不能误伤了也同样处于弱势的农民群体。

以联合利华旗下的立顿茶农药残留超标事件为例,当时有环保组织发布报告称,全球销量最大的茶叶品牌“立顿”在中国销售的红茶、绿茶、茉莉花茶和铁观音袋泡茶,被检出17种农药残留。报告显示,其农药残留量虽然符合中国国标,但其中7种未被欧盟批准使用,1种超过欧盟限值,立顿涉嫌在中欧设双重标准。

我随后致电联合利华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他表示,“立顿”的绿茶、茉莉花茶和铁观音袋泡茶从未在欧洲销售,所谓的双重标准指责涉嫌偷换概念。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也称,报告中检测的“立顿”茶样品全部符合国家标准。

报道为平衡各方观点,厘清事实,先后采访了环保组织、联合利华、行业协会、安徽黄山给联合利华提供茶叶的茶企、业内的专家,结果发现,茶叶中的农药残留不可避免,残留到何种水平才是问题的关键。中国关于茶叶的国家标准远低于欧盟标准,噻嗪酮的最大残留限量中国标准限值是欧盟标准的500倍,因而以欧盟标准来说远远超标的产品以中国国标看很可能是完全合格的。

那么,中国国标就一定需要向欧盟标准看齐吗?在大多数的食品安全事件中,要求国标向高标准“看齐”是应有之义,然而,茶叶问题却不同,欧盟标准苛刻的原因在于其是茶叶的消费地而非出产地,茶叶的门槛中有“绿色壁垒”之义,同样是茶叶大国的日本标准尽管依然高于中国国标,但远没有欧盟标准来得高,其标准的制定中也有对本国产业发展的考虑。如果一味要求以欧盟国标来衡量,中国多半的茶园很可能就要难以为继,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产业也将面临灭顶之灾。所以,国标要提高不假,向谁看齐、如何看齐,还得好好把关,既要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也不能伤害到农民的生计。

食品安全,谁说算了?这其实说的是食品安全报道中容易出现的一个“盲区”。

谁说“算了”?以跟踪回访式集成报道巩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