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医 > > 师徒传承,惠州如何锻造中医学“匠师”?

师徒传承,惠州如何锻造中医学“匠师”?

发布:2016-08-26 11:07 | 来源:互联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去年底,4位惠州中医师拜在山西“国宝级”中医大师吕景山门下。

师徒传承,惠州如何锻造中医学“匠师”?

  去年底,4位惠州中医师拜在山西“国宝级”中医大师吕景山门下。 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科学中医九章

  随着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的举办时间日渐临近,地处大会举办地的惠州市中医医院,正忙着联系国医大师吕景山在大会前到惠州坐诊、施教。

  8个月前的2015年12月18日上午,一场国医大师的收徒仪式在惠州市中医医院举行。传统的拜师仪式后,来自山西的“国宝级”中医大师——82岁的吕景山将4位中医师收入门下。

  2000年来的传统中医,素以师徒传承的方式传授诊疗理论和经验,其和学校教育、医院规培,可谓各有所长。

  日前,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文章认为,“老师—弟子”的传承模式下,学生学到的是老师的经验,而非一种规范化的模板,在出师之后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也会逐渐根据自身经验发展出自己的传统医学诊断和体系。

  《曲礼》曰:“医不三代,不服其药。”作为中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师徒传承的价值不可轻视,对其传承的中医药精粹也理应有文化自信。

  不久前公布的《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直言中医药传承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中医药继承不足、创新不够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色优势淡化,学术发展缓慢,高层次人才不足,基层人员短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国强对此开出药方:加强中医药理论方法继承,实施中医药传承工程,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技术挖掘,强化师承教育。

  策划/统筹:黄沁 王彪 徐乐乐 采写:王彪 黄珊

  兼修医源与新知,国医桃李满天下

  “勤学医源,广采新知。”这8个字写在国医大师禤国维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最后一页的第一行。由于常年翻阅,本子已破旧不堪,为防止散脱,每页都贴着透明胶带,但钢笔书写的字迹,清晰依然。禤国维说,这不仅是他50多年的治学格言,更是自己对每个学生的要求。

  禤国维从小生活在广州市龙津路,上世纪30年代,这里医馆云集,草药飘香。1957年高中毕业时,成绩优异的禤国维报考广州中医学院,立志“大医精诚、悬壶济世”。在几十年的临床诊疗和潜心研究中,禤国维在皮肤病治疗方法上进行创新,将中医皮肤病的外治法根据其治疗操作的方式及配合药物的情况概括为药物外治法、针灸疗法和其他疗法三大类,并形成了系统的“中医皮肤病外治法体系”;他还致力于中医药理论基础研究,借助基因组学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的研究。禤国维认为,这些成就的取得和自己坚持“勤学医源,广采新知”息息相关。

  “松针,气味苦、温、无毒,久服令人不老,轻身益气,主治风湿疮,生毛发,安五脏,守中,不饥延年。”《本草纲目》中关于“松针”药效的记载自然属于“医源”。在禤国维看来,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医师,首要的就是不断钻研作为传统中医典籍的“医源”,挖掘其中奥妙。“中医学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衍生息有很大贡献,是国人的守护神。”禤国维说,很多医方的组合都有神奇的功效,并正在被现代科学的研究所证明——这正是“新知”的一部分。禤国维仍以“松针”为例说,经现代研究发现,松针及松皮中含有大量的原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活性、抗高血压和促进毛发生长等功效,这些正和《本草纲目》记载相吻合。

  作为第二、第三、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禤国维通过“师带徒”模式,与弟子共同做科研,一起编写中医学著作,如今他的弟子已经桃李遍天下,行过拜师礼的8名入室弟子如今都成为中医学界的骨干。其中,弟子陈达灿成为广东省中医院院长,他在特异性皮炎领域的研究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课题,并获得了特应性皮炎、足癣两个全国牵头的重点研究病种;卢传坚成为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学术骨干培养对象,在银屑病领域的研究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课题;刘巧则成为海南省皮肤病医院院长等。

  对师徒传承的作用,禤国维有自己的看法:“学校传授的都是基本理论,而师徒传承则是更为精细的传授”,弟子入门后都会跟随师父出诊,禤国维不仅会修改学生所写的医案,对背诵中医学典籍提出严格要求,还会让学生对自己诊疗的病人另开药方,作为促进学生医术精进的考验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