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普 > > 突发同一疾病,两老人抢救效果迥异

突发同一疾病,两老人抢救效果迥异

发布:2015-12-21 10:46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进入冬季,心脑血管病高发。最近,两老人突发同一疾病,只因发病时遇到的救护者不一样,抢救效果完全不同。 在鼓楼医院急诊医学科,12月4日因突发心脏骤停被送来急救的王老先生至今尚在昏迷中,而12月9日患同一疾病的76岁李老先生3天后就恢复了意识,“3天

  进入冬季,心脑血管病高发。最近,两老人突发同一疾病,只因发病时遇到的救护者不一样,抢救效果完全不同。

  在鼓楼医院急诊医学科,12月4日因突发心脏骤停被送来急救的王老先生至今尚在昏迷中,而12月9日患同一疾病的76岁李老先生3天后就恢复了意识,“3天就恢复自主意识,受益于倒下时路人及时给予胸外心脏按压。”鼓楼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王军说,“他是两年来院外送来的心脏骤停病患恢复最快最好的”。

  原来,李老先生突发心梗时是在省肿瘤医院门口,该院泌尿科80后主治医生徐子澄正好路过,见状后立即对老人进行心肺复苏,“老人当时已经完全失去意识,无自主呼吸,大动脉搏动十分微弱,专业知识让我意识到他的情况非常危急。”徐子澄说,他当时一秒钟都没有犹豫,迅速拉开老人棉衣外套进行胸外心脏按压,10分钟左右的紧张救治后,120救护车赶到,将老人送至鼓楼医院。

  “心源性猝死抢救的黄金时间是发病后的4—6分钟,这一时间段内,目击者给予及时心肺复苏,会给后面的抢救治疗和恢复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王军告诉记者,李老先生被送至鼓楼医院急诊科后,他们立即进行多学科绿色通道协作,心电图提示老先生心梗,第一时间转往心脏导管室进行冠脉造影,确诊为广泛前壁心梗,立即植入两枚支架进行血运重建,“抢救这部分病人不仅要将心脏治好,更重要的是神经功能的恢复。”王军说,李老先生植入支架后又被转往急诊中心进行亚低温脑保护治疗,体温降至33℃持续24小时后再升至正常体温,其时李老先生的自主意识也完全恢复。

  而就在李老先生入院前5天,和其同患心梗的王老先生被送来抢救。老人在洗澡时突然晕倒,其家人虽然知道要进行心肺复苏,但因无一人掌握这一技术不敢贸然进行,只好等待120救护车赶到,“最终送至医院时已经过了抢救黄金时间,因其脑部缺血时间过长,脑损伤非常严重,虽然和李老先生一样积极抢救,但至今还没有醒过来。”鼓楼医院急诊科医生李巧玲介绍。

  “院外心脏骤停被成功抢救的病患,这两年我只碰到了4例。”王军认为,这与当下全民急救技术普及不够有关,“心肺复苏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技术,社会各方面应加强培训。”

  本报记者谈洁本报通讯员柳辉艳王娟

  【小贴士】

  胸外心脏按压这样做

  将伤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平地上,施救者先要找到按压的部位。沿着最下缘的两侧肋骨从下往身体中间摸到交接点,叫剑突,以剑突为点向上在胸骨上定出两横指的位置,也就是胸骨的中下三分之一交界线处,这里就是实施点。施救者以一手叠放于另一手手背,十指交叉,将掌根部置于刚才找到的位置,依靠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压,胸骨的下陷距离约为4—5厘米,双手臂必须伸直,不能弯曲,压下后迅速抬起,频率控制在每分钟80—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