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普 > > 20年一个疾病的沧海桑田

20年一个疾病的沧海桑田

发布:2015-12-21 10:01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20年一个疾病的沧海桑田,

记者李晓敏实习生李洁伟

核心提示1995年,河南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感染者。如今,艾滋病在我省走过了整整20年。20年,艾滋病在河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对于疾病的认识、治疗、管理、预防,等等。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最近一周,记者走访了河南省卫生计生委、省疾控中心、部分基层防艾工作者,试图梳理一条艾滋病在河南20年的变化和发展轨迹。

A

20年前河南出现第一例艾滋病人

在河南艾滋病史上,周口的郭明亮(化名)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

郭明亮出生于1953年,是周口太康县农民,和众多老乡一样,每年农闲时节,他会加入南下打工的队伍,昆明是他的一个打工地。

1995年,是郭明亮命运的转折点。那年3月,42岁的郭明亮在昆明有偿供血,供血前的常规检查中,医生发现了异常,随后他返回太康。

3月8日,云南省卫生防疫站给河南打来电话,电话中,对方说:郭明亮在昆明有偿供血前筛查时被检测出HIV抗体,经云南省卫生防疫站确证实验室检测,确定为HIV感染者。

郭明亮由此成为了第一个河南籍HIV感染者。

这个病例的出现引起了原卫生部、原河南省卫生厅的高度重视,原河南省卫生厅防疫处立即通知省卫生防疫站,并发出加急电报于郭明亮原籍所在县卫生局。周口市卫生局、防疫站、省防疫站立即会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艾滋病监测中心,组成了联合调查组赴太康县,对郭明亮进行了详细调查。郭明亮的感染史逐渐显现:

1991年,郭明亮到昆明打工,并于当年11月,在昆明血站有偿供血一次。12月,他与一位不相识的女性发生一次性关系。

1992年回到老家后,郭明亮从1993年元月起,开始在本地及邻近血站多次有偿供血。现有的资料显示,之后一年内,郭明亮曾到5个血站有偿供血30多次。

1994年1月,郭明亮在柘城县中医院血站血检时被发现丙肝阳性。这没阻止住他有偿供血的步伐,大约1994年3月,郭明亮又在淮阳县骨科医院有偿供血一次。

省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哲说,对郭明亮调查时,他自述身体健康,除近期感觉局部皮肤瘙痒外,其他并无异常。而调查组也发现,郭明亮无吸毒史,无手术、输血史,无感染性疾病史,但有性乱行为,同时又在云南和河南多处有偿供血。

据郭明亮的经历,原河南省卫生厅推测,郭明亮很可能是在昆明被感染,应为输入性病例。

因为病情发作,郭明亮于2007年离开了人世。

B

20年来艾滋病发病原因也在变

河南首例HIV感染者的发现,证明艾滋病已进入中原。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研究所所长朱谦介绍,当时,为进一步了解HIV在河南的流行情况,调查组于1995年3月15日在太康两家血站进行了调查,并采集血样101份,后经省卫生防疫站检测,检出4份HIV抗体初筛阳性血清。

随后,省卫生部门发现,除部分医院血库、中心血站管理较好外,单采浆站问题较大。有相当部分单采浆站未开展HIV抗体检测工作,且有部分未经审批私自设立的单采浆站,而这些是造成河南HIV出现的主因。

原省卫生厅决定立即对全省各级综合医院、血站和单采浆站的检验人员进行HIV抗体检测技术培训,同时下令所有单采浆站一律无条件关停。艾滋病大规模经血液传播的途径被彻底切断,蔓延之势随

之被掐住。

1998年《献血法》出台,买卖血制品被禁止,无偿献血逐渐普及。艾滋病经血液途径感染得到根本遏制。

翻开河南省历年的艾滋病统计资料,2011年,是艾滋病感染史上具有标志性的一年。

这一年,在新增的艾滋病例中,异性传播占总感染者的比例开始接近50%,2012年开始超过60%,到2014年,异性传播的比例高至75%。

“从2006年开始,婚外异性传播人数和构成比均在逐年明显增加。”朱谦介绍,1995年河南发现首例本省籍艾滋病患者后,当年即有异性传播病例报告,但病例数不多,2004年以前报告的异性传播病例不足100例。

但从2006年到2015年,我省新发现的异性传播病例中,婚外异性传播人数和构成比均在逐年明显增加,婚外异性传播日益成为河南省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此外,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是,同性性传播的病例报告数量和占总的感染者的比例也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根据哨点监测和专题调查结果,河南于2005年首次发现并报告同性传播病例,之后各年报告的同性传播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病例数呈逐年增多态势,遍布全省各省辖市的165个县(市、区)。专题调查的结果显示,男男同性恋人群HIV感染率从2005年的1.79%上升到2014年的8.11%。2015年1~10月,疫情报告同性传播病例占当年报告病例的比重已超过24%。

艾滋病大事记

世界

世界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例艾滋病人是法裔加拿大籍的飞行员GaetanDugas,他是一个男性同性恋者。1981年GaetanDu-gas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家医院进行治疗,发现有严重的霉菌感染,同时伴有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医生对其进行了对症治疗,但是所用的各种药物均无效果,最后病人死亡。

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对已经发现的5例艾滋病病人进行了介绍,这是世界上有关艾滋病的最早的正式记载。GaetanDugas被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定义为“零号病人”。

1982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正式将这种疾病命名为AIDS。

1986年在第39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上,正式宣布艾滋病病毒统一以HIV命名,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中国

1985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报告了中国境内第一例艾滋病病例。此人为美籍阿根廷人,同性恋者,来中国旅游,因患严重肺部感染而住院,经医治无效于入院后第5天死亡。

在1985~1989年间,我国发现的艾滋病病例均为来华外国人和海外华人,仅在浙江发现4例因使用美国Amour公司的凝血因子VIII而感染HIV的感染者。

1989年8月19日,云南省疾控中心到瑞丽市戒毒所采集吸毒人员血清50份,检测发现HIV抗体阳性者26份,这标志着艾滋病已由从国外输入发展到国内播散阶段。

1990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了一名51岁中国籍男性病人,患者以肺炎起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于1990年9月死亡。检测发现HIV抗体阳性,这是我国第一例中国籍艾滋病病例。

1988年开始,河南省卫生防疫站(现为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并培训了1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开始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包括暗娼、嫖客、性病患者、使用过进口血制品者、归国人员及吸毒者等)进行HIV抗体检测。1989年3月,在郑州进修的津巴布韦籍学生中查出10名HIV抗体阳性者,并当即遣送回国。

1995年3月,河南省报告首例本省籍HIV抗体阳性者。

河南

net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