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普 > > Wilson病(一)

Wilson病(一)

发布:2017-12-13 06:29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一部神奇的美剧,集合了无数疑难杂症,它就是《豪斯医生》,剧里看病如破案,个个线索指引医生找出疾病的真相。今天分享的是第一季第六集:一个38岁患有精神分裂

Wilson病(一)

一部神奇的美剧,集合了无数疑难杂症,它就是《豪斯医生》,剧里看病如破案,个个线索指引医生找出疾病的真相。今天分享的是第一季第六集:一个38岁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妈妈,在儿子的陪同下正在进行申请低保,突然发生剧烈地小腿疼痛,后出现呼吸骤停。送往医院后,查出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引发的肺栓塞。经过B超检查,发现出血的最终原因是胰腺癌。

一般来说到这致病救人完美,但豪斯并没有停止,出于对这个家庭的同情,让他想找出病人患精神分裂的原因。一系列线索,如抽动、发病年龄、白内障、肝损害都指引他走向另一个方向Wilson病--肝豆状核变性。

豪斯医生的病人在排除体内多余的铜后,逐渐恢复了,精神分裂也痊愈了。保持一颗好奇之心,才能走到问题终点。

什么是Wilson病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名wilson病(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WD好发于青少年,如不恰当治疗将会致残甚至死亡。中国发病率万分之一,突变携带率达1/90。。发病年龄多在5-35岁之间,发病率男女相同。

肝豆状核变性会引起身体的铜代谢异常,导致铜从胆道排泄减少或者铜蓝蛋白合成障碍,致使体内的铜过量,过量的铜盐可以沉积在肝、脑、肾和角膜及皮肤,引起肝、脑、肾等组织损害,最常见的是肝功能损害、神经系统损害。

Wilson病的临床症状

Wilson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肝脏损害、神经精神功能障碍、角膜K-F环、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Wilson病患者的组织损害程度与沉积的铜含量呈正相关。在Wilson病患者中,铜沉积的部位主要是大脑和肝脏,因此,肝脏病变和神经系统性疾病是Wilson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一般肝病症状较神经症状早出现半年至4年,临床表现类似于爆发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虽然肝脏是首先受累的器官,但因肝功能损害不显著,易被忽略,造成误诊。

肝脏病变

肝脏是铜沉积和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最长见的肝脏损害首发症状依次为腹胀、腹水、双下肢水肿、乏力、纳差、黄疸、恶心和呕吐,少见症状为呕血、黑便,多数患者以多种症状合并出现。肝、脾肿大是最主要的体征,大多数患者肝功能异常。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铜蓄积引起的肝炎可导致肝硬化。肝硬化提高了肝病发展成为肝癌的风险,不过在Wilson病中,此类风险相对较低。

神经症状

由于铜离子在脑部沉积,可出现椎体外系症状,表现为上肢震颤,致使精细动作困难,严重者影响进食,步态不稳。患者出现精神症状表示其基底节区广泛受累,表现有流涎、口齿、说话不清、智能减退、表情异常等。大多数神经症状出现在肝病症状数月或者数年之后。

肾脏受累

铜离子沉积在肾脏会导致患者伴有肾脏肿大。铜离子主要积聚在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内,使上皮细胞扁平刷状缘消失,基底膜增厚,电镜下肾小管上皮细胞间歇增大,细胞连结减少,线粒体密度增高,肾间质纤维化改变,致使近端小管重吸收损害,引起葡萄糖、氨基酸、磷酸盐、重碳酸盐吸收障碍,出现肾性糖尿、氨基酸尿、高钙尿、高磷尿及肾小管酸中毒。

其它器官症状

眼部和皮肤:由于铜在角膜后弹力层沉积,肉眼或裂隙灯在角膜后弹力层周边部可见棕色、灰色环,部分患者可见皮肤黝黑。

心脏:心肌无力,可引起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

骨骼肌肉:关节痛、畸形、肌无力等

血液系统:早期大量的铜沉积于肝脏,可使肝细胞坏死,大量铜释放到血液循环中,直接作用于红细胞,影响红细胞对三磷腺苷的利用,并抑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或谷胱甘肽活性,从而引起溶血。Wilson病患者合并贫血者占48.8%,其中重度贫血者占31.1%。[1]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1990~2006年的97例儿童WD资料显示,100%有肝脏损害,74%肝病型,神经型仅15.5%,其他型10%,儿童与成人的临床表型存在差异。

Wilson病的诊断

国内梁秀龄于2008年编写了《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简称国内指南),同年6月,Roberts和Schilsky在Hepatology上发表了美国肝脏疾病研究学会(AASLD)制定的“肝豆状核变性”第二版诊疗指南。

WD若能早期诊断并尽早给予恰当治疗,多数预后良好,因此,早期诊断尤为重要。但因其临床少见,症状复杂多样,众多医务人员对其较为陌生,故经常发生误诊和漏诊,尤其是小年龄儿童仅有肝脏损害者。而对有典型临床表现的患者,如有肝病和神经系统表现以及铜蓝蛋白含量低于0.2g/L,同时裂隙灯下K-F环阳性,诊断并不困难。

国内指南2009年修正诊断标准如下:凡3~55岁,出现下列情况者均高度怀疑WD:

(1)儿童出现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肝脏疾病。如持续性血清转氨酶升高而无肝脏症状;不明原因的肝脾大、肝硬化、短暂性黄疸、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伴或不伴溶血性贫血等。

(2)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神经精神疾病。如出现不明原因的锥体外系症状,尤其是肢体震颤;发音含糊不清或声音低沉、流涎、吞咽困难等,但无第Ⅸ、Ⅹ和Ⅻ对颅神经损害,也无肌无力症状。

(3)不明原因的步态不稳和(或)动作不协调。

(4)精神症状伴肝脏病史和(或)肝脏症状。

(5)不明原因的肾小管病变或骨骼病变。

(6)不明原因反复出现的溶血性贫血。

(7)家族中有相同或类似患者,特别是先证者的近亲,例如同胞、堂或表兄弟姊妹等。另外急性肝功能衰竭的WD患者如果具有以下临床表现,则要考虑WD的可能性:①Coombs阴性血管内溶血性贫血。②对维生素K无应答的凝血障碍。③快速进展的肾功能衰竭。④起病初期转氨酶相对适度的增高。⑤正常或明显减低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

对于怀疑为WD的就诊患者,可按照AASLD指南流程诊断:血清铜蓝蛋白、24h尿铜、K-F环为初步筛查,再根据三者的不同检测结果分为不明原因肝病和神经精神症状±肝病分别进一步诊断。

AASLD的诊断流程虽然严谨却繁琐,而且大部分需要肝铜含量来助诊,而国内绝大多数医疗机构均未开展该项目(创伤性检查,标本需要量大,检验设备要求高)。2003年Ferenci等专家共识的WD临床分型更具操作性,分为肝病型、神经型、其他型三种,具体如下:

肝病型:首先经过详细的临床神经科检查排除神经、精神症状者。

H1:急性肝病型,既往健康个体突发黄染,不管是肝病型还是Coombs阴性溶血型或者两者皆有,可能进展成急性肝功能衰竭而需要紧急肝脏移植手术。

H2:慢性肝病型,各种形式的慢性肝病,可有或无症状。最终进展成失代偿性肝硬化,诊断可依据生物化学、影像学、肝穿刺病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