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正在遭遇一场“中国病”,而且病得不轻。
按照《人民日报》1月4日“七问”中权威人士的说法,中国经济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近期主要表现为“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何以“治病”?唯有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拖不得、等不起,否则“病情”越来越严重。
那么,“中国病”的病因究竟是什么?
按照习近平在《求是》今年第一期署名文章中的观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表面上是有效需求不足,实际上是有效供给不足。总体上我国产能很大,但其中一部分是无效供给,而高质量、高水平的有效供给又不足。”他指出,扩大投资可以促进增长,但如果都是无效投资,投下去没有回报,贷的款、借的债就没法偿还,形成一堆坏账,对企业而言就是财务风险,对国家而言就是财政金融风险。而投资是否有合理回报的前提是“产品要有市场”。不分析市场前景,以政代企配置资源,或者以优惠政策诱使企业扩大投资,结果可能成为继续前进的包袱。
再回过头读“七问”,权威人士指出,“对不上的事不能再干”,比如,放水漫灌强刺激、盲目扩建新城区以及强化行政对资源配置的干预等事情不能再干了,投资没回报、产品没市场、环境没改善等的项目不能再上了。
把习近平的文章和权威人士的说法结合起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病”的症结是:由于资源错配的体制性痼疾和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积累的矛盾,导致投资没回报、产品没市场、环境没改善这些不符合规律的事情,过去干得太多,现在干不下去了,只能下猛药治病救人。一方面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一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不失时机地进行技术创新。
发病时难熬的疼然而,结构性改革是要伤筋动骨、刮骨疗毒的,一定很疼。
资本市场“跌跌不休”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实质也是去泡沫。今年以来,无论资本市场的“跌跌不休”,还是人民币汇率扶不起的“阿斗式表现”,实质都是对中国资产原有风险溢价水平的重估,对传统增长模式造就的中国奇迹的重估,对中国过大关的确定性、可能性的重估。到目前为止,这些重估尚未颠覆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判断。
这是一道痛苦的坎,不易过的关,但如果今天不迈过去,不闯过去,再拖再等,过得了初一过不了十五,我们将来也许永远都过不去了。
根据网贷之家统计,截至2015年底P2P平台共有3858家,其中问题平台为1263家,占比接近1/3。仅12月全国P2P就新增问题平台106家,其中“跑路”占问题平台比例达到52.83%。另根据零壹财经数据,截至2015年11月30日,3464家被监测的P2P借贷平台正常运营的仅有1876家,问题平台约占46%。
中国是不是正在爆发一场类似美国次贷那样的债务危机?现在看,规模和影响要小很多,还不是全局性问题,但存量风险加上不断引爆的增量风险,形势已经越来越严峻。在我看来,虽然还不能说中国有次贷那样的债务危机,但问题的性质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多年来,由于相信政府的父爱主义,以及金融市场事实上一直以刚性兑付为主,大量投资者在高回报的诱惑下,还是会假想“收益归自己,风险政府扛”,一出事就去“散步”,最后得到兑付。这种情形又加剧了投机性公司的“创业热情”,用美妙的名目捆绑地方政府和部分官员,打着活跃经济、金融创新的幌子,源源不断地钓上来头脑发热的投资人。现在,是到了直面问题的时候了。
钓愚永不停2008年7月,中信出版社引进出版了《贪婪、欺诈和无知——美国次贷危机真相》一书。作者理查德·比特纳是美国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GMAC)下属RFC公司的业务代表,职业生涯大部分是在抵押贷款行业度过。在他笔下,美国次贷市场是一个基本上无序的市场,次贷市场的很多经纪商是骗子、流氓无赖、妓女、恶棍,形成了利益勾连的混乱的交易网。
美国次贷危机
美国当年的次贷繁荣到什么地步?请看这样的一个细节:
“在2007年中,我收到一个抵押贷款同行的电子邮件,这封信对已渗入抵押贷款行业骨髓的疯狂和愚顽进行了总结,信的附件里还有一张图——办公室前挂了一个商业招牌,上面写着:欢迎光临US 中心:美发、美甲 抵押贷款。……行业的发展是如此翻天覆地。如果美容师也能提供抵押贷款,那下一个会是谁?”
“几乎谈不上什么行业规范制度,对消费者的保护也被压到最低程度,从而使不规范的操作得以繁衍。抵押贷款经纪业务面临的严峻现实是,很多信贷员更多关心自己的收入,而不是借款人的最大利益。”
2008年7月该书出版之前,我应邀写几句推荐语。我是这样写的——
“次贷危机如此之深地影响着全球金融市场,无数人在问:这个怪物究竟是怎么闯进我们的花园的?摄像头失灵?警铃失声?门卫跑哪里去了?《贪婪、欺诈和无知——美国次贷危机真相》的启示是,怪物其实一直在跑,只不过当人们看重商业模式胜于商业信用、看重融资创新而不在意风险控制时,他们迷蒙的眼睛对怪物是视而不见的。”
今天的中国,“看重商业模式胜于商业信用、看重融资创新而不在意风险控制”,是不是比当年的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七八年过去了,中信出版社最近又引进出版了一本好书,由两位诺奖得主乔治·阿克洛夫、罗伯特·席勒合著的《钓愚:操纵与欺骗的经济学》。阿克洛夫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首席教授,他的妻子是美联储主席耶伦。罗伯特·席勒是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标普/凯斯-希勒全国房价指数联合创始人。他们已经合著过《动物精神》一书。书的译者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教授。
阿克洛夫和席勒是怎么理解“钓愚”(Phishing for Phools)的呢?他们说,“phish”这个词是1996年出现的网络用语,指“互联网上一种专门套取个人信息的诈骗行为。比如,诈骗者假冒一家大公司套出与之往来的网民的私人信息,并以此获利”;而在这本书里,“欺骗”被赋予了更新、更广泛的含义,指“一种设局使他人达成自己而非他人的意愿的行为”。这种欺骗行为很像人们钓鱼,把鱼饵挂在钩上,放进水里,拿着钓竿等待,鱼一咬饵就提竿。在社会中,拿着钓竿坐等鱼上钩的精明人不计其数。根据简单的概率原理,无论我们如何警觉,迟早都会被人“钓”到。无人幸免。
我估计有的读者读到这里会有苦涩的笑。就在我们身边,“专门套取个人信息的诈骗行为”以及“设局使他人达成自己而非他人的意愿的行为”,不是俯拾皆是吗?!
牛油果与二手车的例子让“看不见的手”更好地为经济、为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