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周期是女性的重要生理现象和生活事件。已经观察到月经周期能造成显著的女性行为改变,例如注意力,判断力,尤其是情绪。这一类明显的变化多集中于经期前后。一般认为,这些行为变化的生理基础是性激素水平(包括雌激素和黄体酮等)在经期前后的剧烈变化。
如果单单从性激素水平的变化这个角度看,女性在排卵期附近的性激素水平变化同样的剧烈。但是,有关排卵期附近女性的行为会有何种变化,尚无一个确切的共识。有观点认为,女性甚至没有能力觉察到其处于排卵期。在生理表现上,女性所表现的排卵期生理征兆是极不显著的,在其它动物上表现出的体温升高(in heat)现象在人类女性中并不明显,而气味和性皮的变化在人类已经观察不到。
排卵期毫无疑问是与生殖活动密切相关的,在排卵期附近的性活动是有效的生殖行为。本文试图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排卵期对于性欲或性活动水平的影响的相关研究。
对绝大部分存在性周期的动物,性活动均在排卵期达到顶点
月经周期不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几乎所有的雌性动物其卵子都是周期性的生成而非连续产生的。这一周期可能很短,例如鼠为4天;也可能很长,例如有迁徙习性的动物为一年。但是,涉及周期性的子宫内膜脱落现象主要见于高等灵长类动物。大部分动物,都会以明显的方式,例如气味,性皮的颜色等等方式向雄性表达其到达排卵期,包括与人类亲缘最近的黑猩猩和大猩猩。
大多数情况下,在排卵期外的雌性其性活动水平要低得多。一些低等灵长目动物,在其月经周期非排卵期,阴道口处的措皱皮肤(类似“处女膜”)会增长,使得任何插入成为不可能。与此相对应的,雄性对于排卵期以外的雌性兴趣也很小,例如,犬科动物在交配之前首先会用嗅觉鉴定雌性是否处于可生殖状态。
性活动均在排卵期达到顶点这一现象从进化论角度考虑是容易理解的。一方面,对于雌性,交配过程是有风险的。一般情况下,雄性都要比雌性强大,在交配的过程中,雄性可能对待雌性很粗暴或者强迫雌性性交,使得雌性有身体伤害的风险(据观察1000头雌象中就有1头死于交配过程),依靠增加交配次数来提高妊娠率是有风险的;另一方面,对于雄性来说,精子资源是有限的,使用在无生殖意义的交配上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浪费了生殖资源。
女性在排卵期性欲、性生活频率上调的报道
女性在排卵期上调性欲/性生活频率的观点更符合于人们的直觉。Bullivant等的研究表明,在排卵期的前数天,女性被试报道其性驱力(对有伴侣的女性)以及孤独感(对单身女性)都较平时有一定的增加;Roberts等报道排卵期女性的照片会更加吸引包括男性和女性在内的观众,显示女性可能在排卵期附近更加着意的打扮自己的面部。而Stanford等的研究则显示女性在排卵期附近的着装更显性感。这些研究指向的结论为女性在排卵期与性相关的活动会增加。
女性在排卵期性欲/性生活频率下调的报道
与上述的报道不同,另外一些报道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一项研究认为当在排卵期时,女性对其主要性伙伴的兴趣较平时并无显著的改变(不过对“偷情”对象的兴趣却有一定的提髙)。另一个相关的研究发现,女性在排卵期的步姿会“有意”的不那么性感,即走路时臀部扭来扭去的女性不太可能处于排卵期,据信这有利于躲避陌生男性的注意。这一现象不受避孕药物的影响,因此其可能并非受激素水平控制而是为神经系统所控制。
Garver-Apgar等的研究显示,接近排卵期的女性比不处于排卵期的女性更可能认为男性会进行性侵犯,从而可以更加警觉并且减少自身的性表现。与此相仿,胡佩诚等的研究显示,女性在排卵期附近其与处理视觉性刺激相关的大脑区域的活动水平有显著的下调。
得到女性在排卵期性欲/性生活水平不同结论的可能原因
如上所述,有关女性在月经周期中的性欲/性活动水平的变化规律并未得到一个一致的结果。部分认为在排卵期会上调,而也有观点认为在排卵期反而下调,这充分表明了人类性行为的复杂性。
笔者认为,排卵作为一个与生殖密切相关的重要事件,应当会对女性的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要确切的得到二者的相关关系,需要排除很多的混杂因素,因为性活动不仅仅受生物变量的影响,也受社会变量的影响。一方面,女性的性活动,不论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都是一个极难准确测量,又很难得到可靠数据的量。不论是对性唤起程度还是对性生活频次的测量,都完全依靠被试自己的报告,这类报告显著的且不可避免的有主观的成分。
另一方面,性活动和其它活动的一个显著区别,是性活动很少是仅仅由女性单独完成的。一次性活动是由男性主动发起还是由女性主动发起的,其所表达的意义有可能是不一样的。一项即将发表的研究表明,有的男性有可能能够探测到女性的排卵期,但是这种探测并不是在意识层面,而是反映在男性体内的性激素水平上。这样,女性在排卵期性活动的增加是由于女性自身的原因,还是由于被伴侣推动的原因,则需要予以深入的澄清和考量。
性和性欲望的问题并非是一个单纯的生理学问题,也是一个心理层面,乃至于行为层面的问题。笔者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够进一步的阐明性的生物学属性和行为/心理属性之间的关系,从而对这一重要的现象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摘编自:《中国性科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