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意见仅仅约束国内生产企业,对国外生产企业销售到中国的产品没有限制。”王丁棉表示,现在国内有不少企业在海外有生产基地,还有一些通过跨境电商进入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这些若都不在监管范围之类,市场的混乱则不会有根本的改变。
“其实不少国外注册地址的奶粉企业,恰恰是多品牌运作的始作俑者。”吴松航表示,前几年,新西兰出口到中国的有200多个品牌,但是真正新西兰本土品牌的寥寥无几,这些品牌基本上都是来自几家新西兰企业代加工,然后专销中国市场。
“注册制若规则不一样,势必会逼着大家到国外去收购或参股小厂。”一家奶粉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样的话,结果将继续冲击脆弱的中国奶粉市场,必然影响到我国的奶农,养殖业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目 前国内2000多个品牌,其中至少有一半品牌是来自海外,大多是代工生产。”宋亮表示,如果纯进口品牌不受此法规限制,只会鼓励越来越多企业到海外生产, 再进口到国内,同时也会让海外企业不再投资国内生产,这不仅减少国内就业和税收,同时将使国内奶粉生产进一步萎缩。
宋亮认为,配方注册制应当规定,凡是中国境内生产及流通的奶粉品牌及配方都必须经过配方注册许可,这样可以将纯进口奶粉纳入其中,有效提升政策实施效果。
标签标识新规有利有弊
征求意见稿中关于标签标识的相关规定,王丁棉认为,有规范市场的一面,但也有矫枉过正的一面。
标签中标注使用进口乳粉、基粉等原料的,征求意见稿要求标注原料真实产地;同时,要求企业标明羊奶粉中羊乳所占的比例,对此,王丁棉表示认可,他认为此举保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记者在市场发现,确实有不少品牌标注“100%进口奶源”“欧洲原装进口”等字样,但是具体奶源来源于哪里却没有标注。
“关于标签中不允许明示某种功能,本意是防止企业夸大宣传误导消费,但是单纯仅做如此规定会降低企业研发积极性,并且企业为降低成本,将不愿在奶粉中添加价格 较贵的营养辅料。”宋亮认为,只要有充分科学依据具备功能性,就可以在说明书中阐述清楚,但不可以此为营销噱头,或者相关部门在奶粉配方国标中做进一步要求。“合理的东西还是应该保留并明白告知消费者。”王丁棉表示,譬如益生元,全世界都公认其与肠道健康有一定的关系,但如果企业添加了益生元,却不标注作 用,如果消费者不了解,消费者的孩子又没有肠道问题,那么购买该产品作用会适得其反。
小编有话说:在这个“后三聚氰胺时代”,单纯寄希望于修改法律法规来破解困局可能并不现实。如果没有“史上最严”执法做标配,没有制度的刚性力量做托举,没有执法者的 敬畏心和责任感,光有写在纸上的“史上最严”,消费者也只能是“呵呵”而已。殚精竭虑设计的顶层设计和操作规范,需要监管部门不变形、系统全链条式地严格 执行,将奶粉安全纳入其日常化的工作任务之中,对问题奶粉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践踏法律和生命的黑心企业始终保持“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