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时报讯 □楚天时报记者程婷通讯员王芳潘小军
作为“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实施的开局之年,2015年鄂州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履职尽责,开展了一系列执法行动,坚决捍卫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据统计,“12331”食品药品投诉热线全年共受理并处置举报投诉299件,同比增长了24.5%。
“3.15”来临之际,鄂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特公布三起典型案例,以引起市民警惕和行业共勉。
“黑心”餐馆滥用“罂粟壳”老板被依法判刑2015年3月18日,鄂州市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接到市民匿名举报,称在武昌大道某酒楼进餐后,出现四肢无力、呕吐等症状。执法人员随即赶赴现场。
经对酒楼经营现场的相关菜品及自制卤料(膏)抽样送检,确定其自制的卤料(膏)含有罂粟碱、吗啡、可待因成分。
鉴于上述添加物均危害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该酒店被依法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当事人移送司法机关被判处半年有期徒刑。
该局提醒市民外出就餐时,应选择挂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信息公示牌》的餐饮服务单位,尽量选择卡通“微笑”脸谱或B级以上的餐饮服务单位就餐,并索要消费票据。如有不适,立即停止食用并拨打“12331”。
超市售卖过期蛋糕,被责令十倍赔偿2015年4月27日,市民高先生投诉反映在某超市开展的消费“打折”活动中,购买的某品牌散称独立包装蛋糕回家食用时,发现有部分蛋糕已超过保质期。
执法人员经现场核实,发现该品牌散称独立包装蛋糕确实存在超保质期现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该超市经营超过保质期食品的行为被立案查处,同时商家全额退还购货款之余,须向消费者支付十倍赔偿金。
春来细菌滋生,病从口入,该局提醒市民,购买预包装食品时,一定要看清QS(生产许可)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以及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同时注意留存购物凭证(票据),以便维权。
“包治百病”保健品“坑”坏市民维权难2015年12月,该中心接到市民投诉电话,称在电视卫视频道上看到三种保健品的广告,对“疗效”深信不疑,遂通过货到付款的方式,购买了2000余元保健品。不料服用过后不仅神奇的疗效未出现,加重了原有病症,不得不入院治疗。
由于保健品发货地点在上海,且电视购物留存的手机号码长期“无人接听”,该起投诉处理起来千头万绪,市民维权难度较大。
类似该市民遭遇的保健品骗局,2015年鄂州“12331”投诉举报专线共接到投诉举报28件,主要反映以保健品冒充药品、扩大宣传疗效等问题,购买人群以老年人居多,购买渠道多为“货到付款”,宣称“包治百病”、“药到病除”、“无效退款”。
执法人员提醒,保健品是用来保健和辅助治疗疾病的,与药品有着明显的区别,实难具备“神奇疗效”,市民切勿盲目消费,如发现有夸大宣传“疗效”、“功效”的保健品广告,可向工商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