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黑药品 > > “福喜事件”的一连串错 洋快餐是否不知者无罪?(3)

“福喜事件”的一连串错 洋快餐是否不知者无罪?(3)

发布:2016-02-26 17:27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一份公开的PPT文件也显示,麦当劳选择供应商的硬件条件是:必须具备麦当劳的物流系统认证、生产能力认证、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原材料供应体系认证、食品安全体系认证。软件条件则是:诚恳可信、理念正确、历史良好等

一份公开的PPT文件也显示,麦当劳选择供应商的硬件条件是:必须具备麦当劳的物流系统认证、生产能力认证、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原材料供应体系认证、食品安全体系认证。软件条件则是:诚恳可信、理念正确、历史良好等。

“那么,现在就可以反问:以上述标准看,包括麦当劳们在内的洋快餐,为什么还会出错?”马文峰说,“另一个反问就是:就这件事而言,除了道歉和撇清关系,他们就完全没有责任了?还有,就是他们的供应商们现在是不是都完全达标了?”

遵守谁的标准

与本土的“黑心作坊”不同,按道理说,像上海福喜这样的跨国企业,在全球有着统一的管控标准。朱丹蓬就很好奇:为何他们一旦进入了中国市场,就会频频出现问题

“或许,是中国本土市场中存在的相关利益和潜规则造就他们目前的情况。”朱丹蓬认为,食品行业中,上海福喜的行为也许并不罕见。甚至,在多方默许的情况下,按“潜规则”走,更可能是相关方的“顺水推舟”。

不止如此。有人从福喜的官方网站上发现,公司所承担的多重责任,各国家或地区所执行的标准和措施参差不齐。其中,“以美国和欧洲地区所执行的标准和规范数量最多,在中国所执行的相关规范和措施则少之又少”。比如,经济责任方面,主要有动物福利、化学和农药用品安全使用等,美国、菲律宾、欧洲、印度等地区和国家会使用,但这一部分,中国市场却没有相关的内容。

客观而言,中国和欧美国家确实在标准上存在不统一的情况。与中国食药监局有广泛合作、并参与制定相关标准的德国默克集团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举例说,由于目前中国国家食品和饮料的质量标准和检测协议与国际上的标准、乃至一些跨国公司内部的质量标准间并未达成协调,因此,面对中国市场,一些跨国公司常会发现自己陷入了“两难境地”。

“一方面,他们需要确保自己的生产符合对生产有着不同基础设施方面要求的中国国家标准(GB)。另一方面,为满足自身公司内部的生产质量要求,这些公司又须遵循与中国国家标准并非完美匹配的一系列国际标准, 以至于最终无法达成生产中的高效性。”上述人士说,“与此同时,众多期望将优质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上的中国本土企业也常常要面对同样的问题。”

不过,在吴俊锋看来,“标准不统一”,更“可能主要是主观意识上”的问题。“标准是客观的,但执行人却是采取的主观行动—可以采用这个标准,可以提高标准,也可以不采用标准。”他说,“就上述福喜的事看,他们更多的是‘不采用标准’或‘少采用标准’。因此,标准上的差异不是借口,主观上的错误才是根本原因。”

AsiaInspection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ebastien Breteau则称,“多数在华外企都有完备的食品安全预防措施,但他们仍得使用本地员工。”

“公司帮助品牌企业、零售商和进口商在中国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彭博社称,“但在亚洲,食品制造业还不成熟,没有花很多时间去强调质量控制,因为这需要时间和培训。”

对此,默克集团化工业务CEO雷克曼7月24日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件具体的食品安全事件我可能不太了解。但个人认为,不管是食品安全还是标准,企业个人都要树立正确的意识:要在质量和效益之间达成平衡。”

“选择标准及做生意时,如果只聚焦在降低成本,那么,最终受损的不仅是公司形象和消费者的利益。但如果在效益和质量中,更注重后者,而不是只专注于效益和成本,那么,你反而会获得更多关注,得到更多认可,进而增强市场份额。”雷克曼说。

本土供应商错在哪

对于外资食品供应商“沦陷”的现象,有媒体调侃称,对外资品牌的偏好以前帮助了外资连锁餐饮企业,因为中国消费者认为外资连锁店的食品更干净。那么这次之后,中国供应商有机会吗

“消费者以前可能有个安全错觉,如果你在一个大排档吃饭,你可能不会完全信任他们使用干净的油或者新鲜的肉。现在这种担心扩大到所有食品饮料商家。”彭博社援引行业咨询公司Smithstreet董事James Button的话说。

那么,外资沦陷,中国的供应商是不是能崛起呢?

“短期看,这还比较难。”朱丹蓬说,对于麦当劳、百胜这样的跨国企业而言,他们的企业性质,决定了对供货商的选择—由于需要全球采购,福喜这样的供货源就成了他们最为青睐的对象: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且在多个国家、多个地区设有分公司。

高剑峰对本土企业未来成为外资快餐品牌供应商的“主力”表示出了乐观情绪。

“福喜事件给了这些跨国企业新的思考:是否要继续坚持全球采购的方式?事实上,他们完全可以在本地采购。只要监控得当,本地采购和全球采购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他们的产品最终面向的还是中国市场。”高剑锋说。

也有人提出了不同见解。在他看来,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大型企业,在全国拥有成千上万的门店,一时间要转供应商,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本土企业须在硬件和软件上达到国际标准,实现与这些跨国企业的匹配与对接。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但对于汉堡王这样不是特别大的企业而言,改变供应商也不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朱丹蓬称,本土企业若要把握这次机遇,可以从这些规模较小的“洋快餐”抓起。

但本土食品供应商同样面临问题。比如,标准是否严格、把关人是谁、第三方检测机构到底靠不靠谱等。专业人士提到的另一点是:相较于美国等国,中国食品供应商的数量非常多。

彭博社的数据是:市场研究公司英敏特的数据显示,中国有50万家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其中大约70%是10人以下的小企业。而在美国,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总数只3万家。同时,在中国,预计每420个农户才有一名检查员。

如按雷克曼上述“成本和质量”的表态看,竞争激烈的50万家食品加工企业很难不去考虑成本问题。甚至有人提到了三聚氰胺事件的案例,2008年该事件发生时,全国有乳制品生产企业1500多家、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40多家、奶站20393个,奶牛规模化养殖率仅19.8%,市场集中度过低。

因此,专家建议,想要成为全球化的食品供应商,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道德意识和质量意识;另一方面,也要相关部门推进市场集中度的建设,树立品牌意识。

监管为何总是迟到

《食品安全法》的制定与它的监督、执行严重脱节,尤其是“多头管理”的方式造成了有关部门之间的责任推诿,且中央与地方到底谁才是执行的主体,定位也不甚清晰

纵观目前事件的发展,错的也许不止是福喜、洋快餐们和标准问题,监管部门或同样“难辞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