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台湾接连爆发的食品安全弊案让岛内民众恐慌。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6月6日发表社论指出,这些事件不只严重破坏台湾人的形象,更危及台湾民众的健康。社论呼吁,加重对黑心厂商的处罚力度,从强化社会伦理教育以及修补当前食品安全制度漏洞等方面着手,为台湾食品安全建立让民众安心的制度。
社论摘编如下:
日前先是爆发“毒淀粉”案,没想到又立刻爆发“黑心酱油”及私宰毙死猪案,一案接一案,好像在告诉世人,台湾人真的毒不死。这些事件不只严重破坏台湾人的形象,更危及民众的健康。台湾之所以有如此高洗肾人口,恐怕与这么多的“毒品”有关。
食品安全,反映社会良心和文明的程度。我们先谈社会良心。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间的关系是遥远而密切,具体而言,我们所食用的东西几乎全部产自于我们所不认识的人。正是因为这种关系,现代社会对伦理的要求,比传统社会要高要强。现代社会伦理的建立,主要还是靠教育。我们不愿妄下断言,认为台湾的公民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但这些一而再,再而三发生的事件,应该让我们教育界有所觉醒,如何更进一步强化社会的伦理教育。
然则,良心是自律,教育是治本,当下更重要的还是建立一个可以让民众信赖的食品安全制度。无可讳言,当前的制度如果不是有大漏洞,就不会连续出现食品安全事件。正所谓“杀头生意有人做,赔钱生意没人做”,一个良好的食品安全机制,就应该让黑心商品成为赔钱生意,才能发挥效果,我们愿意提供几个意见供有关主管单位参考。
为什么“杀头生意”有人做?因为被抓到的机会很小,而且不会真的被杀头,换言之,对黑心厂商而言,钞票早已大把大把的入袋,而且被抓到的机会不多,即使被抓到,罚则也相对低。最近几年,台湾对酒驾者加重罚责,但我们认为,这些黑心商人比酒驾者还可恶。酒驾者并无伤人之意图,也不一定会肇事,而且受害者只有少数人,但黑心厂商知道这些食品入消费者身体必然造成危害,而且危害范围难以计算。因此,加重罚则是第一要务。
其次,“卫生署”不能只管制食品,对于任何可加入食品的工业用品也应一并管制。例如这一次的“毒淀粉”,即是工业用,非属食品添加剂,因此“卫生署”表示其未加以管制。就是这个漏洞,让黑心厂商可以大赚黑心财,此洞不堵,未来仍然会有其它的食品安全事件,民众也无法放心。
第三,要加重各级厂商的责任,包括经常宣称自己也是受害者的大食品厂,如统一、义美、爱之味等等。这些厂商有专业的采购人员,也有自己的检验设施,应该负起把关的责任。以电子业为例,不论苹果或戴尔,都会到代工厂实地去了解其生产流程,以保证其规范获得遵守。电子业尚且如此,食品业自当仿效学习。
最后,加重罚则是事后补救,亡羊补牢,提高检举奖金,才能产生事前吓阻的效果。高额的检举奖金,与黑心商品所可能造成的损害来比,根本是九牛一毛。检举奖金高,员工举发的诱因强,老板的制造黑心商品的风险就高,诱因就低,这是很简单的经济学道理。目前制度是规定奖金为罚金的1/10,这是非常荒谬的思维,我们认为奖金与罚金一致都不为过。我们期待立法者与行政部门能改变心态,为台湾食品安全建立让民众安心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