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5月12日专电题:“黑心红糖”调查
记者刘娟
云南、广西两地的食糖年产量占全国食糖年产量的80%以上,云南食糖产品在全国市场上均有销售。近日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对食糖产品质量监督的抽查通报,文中涉及食糖中红糖等小品种糖质量的一句话引起了公众的关注:“有的企业甚至在产品中使用工业染料,对产品质量安全产生潜在的危害。”
记者日前实地调查了解到,云南大宗糖产品质量较高,但部分小制糖企业利用简陋设备在生产小品种糖过程中,存在以假充真、滥用食品添加剂等情况,甚至有个别企业涉嫌添加工业染料“酸性橙”和“保险粉”生产“黑心红糖”,给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隐患。
小品种糖生产企业原料库中惊现化工原料“酸性橙”
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食糖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除停产企业外,所有在产企业的产品均被抽查。这是云南首次在全省范围内对赤砂糖、冰糖、冰片糖、方糖等小品种糖实施质量抽查。
抽查过程中,昆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大队接到群众举报--昆明东边一家制糖小企业将工业染料添加到生产过程中熬制红糖。
昆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大队副队长鲁林说,他们进入企业后,立即检查了厂里的成品库和原料库,当场看到原料库中堆放有工业原料酸性橙和保险粉。查看后发现,50公斤一桶的保险粉共计两桶,有一桶没有使用,另一桶使用了将近一半;30公斤一桶的酸性橙使用了三分之一。
“与苏丹红、三聚氰胺一样,酸性橙也是国家列入国家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化学工业原料‘黑名单’。”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酸性橙是一种鲜艳的金黄色粉末,是一种化工染料,主要用于印染蚕丝、羊毛织物、木制家具等,我国禁止把酸性橙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保险粉主要用于印染工业中可用作还原剂等。
鲁林介绍说,这个食品厂生产名为“绿色生态糖”“巧家红糖”和“元宝糖”3个品种的红糖和单晶冰糖。检查过程中发现这4个品种产品合计5.2吨,目前执法人员已将这批食糖异地封存。“初步认定这批食糖涉嫌添加化工原料,但是不是‘黑心糖’要待检验报告出来后,依法进行处置。”
“问题红糖”可能流向市郊农村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监督处处长刘云峰,此次抽查10家红糖生产企业10个批次产品,产品实物质量抽查批次合格率为70%,抽查了1个冰片糖企业1个批次产品,产品实物质量不合格。“涉嫌在红糖中使用工业染料的目前只发现上述这家企业。”
“经过突击检查后,就有人告诉我们这个老板跑掉了。现在实地看来,老板打算转让厂房,是决定不干了还是搬到别的地方去重操旧业,现在还不得而知。我们将加大调查力度,待查封食糖的检验结果出来后,依法对该企业进行相应处理。”鲁林说。
昆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陈向明表示,这些处于偏僻市郊的小企业生产的问题红糖不可能销售到全国。由于规模小也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其产品很可能流向昆明市郊农村或者城乡接合部的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添加了这些工业原料生产出来的红糖品相极佳,晶莹通透,色泽红润,但食用后会对人体产生巨大伤害。“西南等地的孕妇和产妇习惯食用红糖补血,如果她们一旦食用添加工业原料的红糖,后果不堪设想。”
小品种食糖存在微生物和二氧化硫指标严重超标问题
云南省是全国蔗糖的主产区。截至今年4月末,全省累计产糖170.55万吨,仅次于广西,位居全国第二。刘云峰说,质监部门的抽查显示,云南省白砂糖和方糖品质非常好,产品实物质量抽查合格率分别达到98.1%和100%。
“相对于白砂糖而言,云南省小品种糖质量问题突出,尤其是赤砂糖和作为地方特色产品的红糖,因其生产单位多为家庭作坊式的加工企业,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检验检测能力较差,使得产品质量问题突出。”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处副处长孙文通说,一些产品标准不健全,质量要求不统一,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会存在以假充真、滥用食品添加剂等情况。
质检通报显示,抽查不合格的9个批次小品种食糖产品中,有5个批次产品微生物指标超标,菌落总数超标的有4个批次,最高达到每克660个菌落总数,是国家标准规定的1.8倍;有3个批次产品二氧化硫指标超过国家标准规定要求,其中2个批次为赤砂糖,1个批次为冰糖,其中1个批次赤砂糖二氧化硫检测值达到每公斤307毫克,是标准规定的4倍。
“微生物指标超标的原因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环境控制不严,导致产品受到污染造成的。部分小品种糖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使用‘保险粉’等进行漂白,会导致二氧化硫残留超标。”陈向明说,下一步质监部门将严厉查处质量问题企业,在强化食品经营全面实施销售备案登记、进销货台账登记、索证索票等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加大巡查力度和密度,对一般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经营者下达预警,督促整改,对严重违法经营行为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营业执照。
“小型批发商进货时养成验收并索取有效检验报告的习惯,市民在购买食糖时,最好到超市选购有QS标志的知名品牌。”陈向明说,每个环节每个人都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大家齐心协力携起手来,把不合格的食品逐渐挤出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