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黑食品 > > 过期食品受欢迎?丹麦超市发现商机(2)

过期食品受欢迎?丹麦超市发现商机(2)

发布:2016-12-05 15:00 | 来源:互联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报道说,据一位陈姓家长介绍,车上运载的有速冻虾仁、速冻青豆、鸡翅、鸡腿。包装速冻虾仁的纸板箱外没有写生产日期,拆开纸板箱,发现“真空包装”的包装袋已漏气,袋上没有生产日期。速冻青豆包装上也没有生产日

  报道说,据一位陈姓家长介绍,车上运载的有速冻虾仁、速冻青豆、鸡翅、鸡腿。包装速冻虾仁的纸板箱外没有写生产日期,拆开纸板箱,发现“真空包装”的包装袋已漏气,袋上没有生产日期。速冻青豆包装上也没有生产日期,包装冷冻鸡翅、鸡腿纸箱上的生产日期模糊不清。有人打开包装,拿出鸡翅,发现鸡肉颜色发青。

  有家长拨打110和12315,民警和市场监管部门人员赶至,送货员将车开进大门后离开现场。

  “微博苍南”通报称,经沟通协商,采取处理措施如下:一是立即启动案件查处,邀请5名家长代表参与监督,将尽快公开查处结果。二是将幼儿园园长及相关人员带到有关部门配合调查。三是尊重部分家长意愿,对有要求体检的幼儿进行登记汇总,组织到医院体检。四是成立专项工作组,派驻太阳人幼儿园,做好与家长沟通,维护教学秩序。至7日晚23点左右,幼儿家长及围观群众逐渐散去。

  同时,苍南县将于8日组织开展托幼机构食品安全大检查、召开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会议,查漏补缺,确保校园食品安全。

  购买过期食品分7次结账维权 法院视为1次购买行为

  购买过期食品分7次结账维权 法院将其视为1次购买行为

  中新网南京3月15日电 (朱晓颖 严明)无锡市民高先生有意购买过期食品,在收银台分成7次结账,试图以7次不同的购买行为主张获取7次赔偿,这样的诉求在法院碰了“钉子”。

  15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了这样一起在无锡当地发生的案件。

  原来,2016年1月,高某在无锡某大型超市购买了7袋单价为16.6元的保质期不明的食品,起诉到法院要求退货退款并赔偿。高某提供了7张购物发票,并提出,“新《食品安全法》规定除了规定退一赔十外,如十倍价款不足1000元的,以1000元为增加赔偿的金额”,因此要求超市按照每张购物发票赔偿1000元,共索赔7000元。

  法官在审理中发现,这7张发票是在几分钟之内在同一超市、同一收银台开出,也就是说,高某是一次性购买了7袋食品但分开结账。这与以往的消费者都是将购买的过期商品的总额来主张赔偿金额不同。

  对于个别维权者“独具匠心”的过度维权行为,法院仍然会“绿灯放行”吗?答案是否定的。

  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将高某故意拆分结账视为一次购买行为,超市按高某购买7袋食品的总价格的十倍增加赔偿。

  该案主审法官认为,惩罚性赔偿的目的是保护公众利益,不应滥用成为任何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法官认为,新消法及新食品安全法中,惩罚性赔偿的设立,旨在鼓励社会全员自发对假冒伪劣产品进行监督,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销售者的惩罚力度。但是,个别消费者在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后,并不单纯为了“维权”,而是企图通过法律条款来达到获取私利的目的,这不仅不能有效对假冒伪劣产品进行监督,反而给一些小微企业或销售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对于这种行为,违反了立法本意,也不符合法律条款规定的情形,是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的。(完)

  台湾无良商人收购过期食品转卖 作坊令人作呕(图)

过期食品受欢迎?丹麦超市发现商机

  检调人员发现,大卖场处理过期商品时,会淋上鸡汁等物破坏,避免被不良业者回收再贩售,没想到吴姓、沈姓母子三人丧尽天良,罔顾消费者权益,大赚黑心钱。(图/《联合报》)

过期食品受欢迎?丹麦超市发现商机

  屏东检警前天破获养猪业者以回收厨余掩护,从高雄好市多等卖场收购逾期肉品、蔬果后,再涉嫌清洗包装后非法转卖给小吃店等餐饮业者,检警上门查缉,她还反呛“我又没做错事,你们上门做什么?”(图/《联合报》)

  中国台湾网11月13日讯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屏东地检署今年六月接获检举,指屏东县万丹乡畜牧业者吴美孃等人,同时申请有废弃物清理执照,以每月每间店约2万元(新台币,下同)代价,向好市多高雄两家卖场和大寮一家食品工厂,收购过期下架肉品、蔬果,声称要作为喂养猪只食用,却将厨余重新包装后卖到市场,让不知情消费者吃下肚。

  检警昨天传唤被告、证人等20人调查,其中下游餐饮业者讯问完毕后请回,包括吴美孃两名儿子等三名业者交保。吴美孃只承认卖出少许过期食品,她的外甥女郭李柔琳被指控帮忙贩售黑心食品,但否认涉案,两人均被检方以有串证之虞声押获准。

  检警调查,吴美孃每天载回过期食品后,将外观较佳的肉品及蔬果逐一清洗,去除异味及杂质后,再以塑料袋分装成1到3公斤的小包装,以每包50到150元不等价格,转卖给十三家早餐店、自助餐等业者,腐败食品则载往猪舍喂食猪只。

  警方指出,卖场业者为了防杜逾期商品流入市面,会先淋上黏稠鸡油,染色加味,吴美孃等人见状,故意将厨余桶分成多桶,看到卖场人员把外观较好的食材丢入回收桶,立即取出放到比较干净的桶内,方便事后处理,也减少流入市场被消费者吃出异味的机会。

  这些过期食品中,除了水果,另有猪肉、鲑鱼下巴、小卷、德国猪脚等食材,查缉人员更在处理厂看到连卫生纸、牙签、包装盒等物品,都被一起放在回收桶,现场脏乱不堪,令人作呕。

  吴美孃原本否认涉案,检警出示相关搜证画面,她才低头回答“怎么会这样!”随后承认只卖小部分,“多数自己吃,部分转送邻居食用”。

  “卫福部食药署”指出,吴美孃等人向高雄好市多收购过期食品至少两年,稽查人员在现场封存141.7公斤厨余,除了肉品,还有水产品、水果等共104项。

  屏东县政府除将对吴美孃等人依违反“食安法”开罚6万到2亿元,还将另用废弃物清理法等处理,强调“将用行政手段罚到破产为止”,另会等刑事侦讯后,求偿不法营利所得。(中国台湾网 高旭)

  杜绝浪费:英国厨师用过期食品经营120家餐馆

过期食品受欢迎?丹麦超市发现商机

  资料图:奶酪。

  中新网10月14日电 过期食品就不能吃吗?据外媒14日报道,英国一厨师为了纠正现代人动辄丢弃仍可食用的食物的行为,两年前在英格兰北部开了一家小餐馆,用即将被丢进垃圾桶的食材做出来一道道美食。

  如今,他的“真正垃圾食品工程”(Real Junk Food Project,简称RJFP)已在全球扩展,在澳大利亚、法国、韩国、美国和尼日利亚拥有120家餐馆。

  我们常说的垃圾食品是指被认为不健康的食品,但前厨师史密斯口中的垃圾食品,却是过期或根据贸易条例不能出售的食品。

  这些食品一般的命运就是被丢掉,但史密斯与他的伙伴们却把它们收集起来,然后用它们来煮出可食用的食物。

  史密斯说,自该工程在2013年展开以来,他们已经“截下”了近200吨食物。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全球每年生产出来供人类食用的食品中,大约三分之一或13亿吨被浪费掉。

  在英国,售卖过期食品是犯法的,为了规避此条例,史密斯的餐馆让顾客随心所欲付费,即顾客自己决定要付多少钱,这类似于自愿捐钱。

  史密斯说:“我们会通过尝味和嗅觉测试来判断食物是否仍适合食用。”史密斯说,他的目标不是为了喂饱穷人,但在许多社区,RJFP的概念有助他们向低收入者伸出援手。

  在英格兰中部的北安普顿,退休者库珀在90个志愿人士的帮助下经营了一家RJFP概念餐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