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特约评论员、中国社科院台研所研究员王建民】
日前台湾爆发“毒淀粉事件”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起两岸的高度关注。笔者不去讨论这一食品安全事故本身,而是要从中反思两岸需要相互理性认知与客观看待对方,尤其是台湾不能带着强烈偏见与傲慢来看待大陆。
从大陆民众对台湾食品安全的反应及台湾对大陆食品安全事故的反应,可以看出两岸民众与社会的理性认知问题。台湾一直自视为社会文明程度高,法治观念强,社会更理性,而认为大陆社会发展落后,文化程度不高,法治观念不强,不够理性。
但从近年来两岸民众对对方食品安全事故的反应看,则不是这么回事,甚至恰恰相反。当大陆爆发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后,台湾舆论哗然,群起而攻之,不加区别,对大陆大加指责。在台湾岛内形成一种印象,大陆产品是没有质量保证的产品,全是“黑心产品”,台湾一些产品还公开标示写上没有“大陆原料”的标签。这与台湾社会自认为更文明、更理性是不相符的。
相反,两年前在台湾爆发的“塑化剂风暴”与目前爆发的“毒淀粉事件”上,大陆虽有大量报道与关注,但反应相当理性。没有台湾民粹式的全面批判与攻击,而更多的是客观报道,没有对台湾整个食品质量的否定,没有将台湾所有产品视为“黑心食品”。
特别是去年台湾还发生不法餐厅向大陆游客反复使用食用过的“排骨事件”,非常之恶劣。大陆虽有报道,但只是视为个案,没有太多情绪化的反应。如果这一事件发生在大陆,是大陆业者针对台湾游客的,台湾一定会爆发情绪性的大抗议,会有全社会翻天覆地的攻击,甚至会上升到“欺负台湾人”的政治高度。
台湾社会必须明白,任何社会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只是严重与否的问题。台湾社会需要反思,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大陆,不能片面扩大大陆的食品安全问题。
这一事件告诉我们,台湾不能将自己的社会制度、文明程度甚至食品安全等看得高人一等,对大陆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傲慢心态与姿态,并以此作为与大陆较量的筹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创造了“经济奇迹”,而当时的大陆经济发展落后,于是台湾对大陆在经济上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优越感,在两岸互动中大打“经济牌”,甚至经济生活水平成为当时拒绝两岸和平统一的重要理由之一。
可如今,大陆经济迅速崛起,而台湾则陷入了失落的年代,在失去经济优势之后,台湾不再以经济傲视大陆,开始打 “民主牌”。我们不否定台湾的民主政治,这是台湾的历史选择与人民选择。然而,台湾的民主并没有想象的那样成功,反而陷入了“民主政治陷阱”。事实上,大陆的政治体制有它的不足与缺点,但也有它独有的优势与好处。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和平崛起,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台湾不能过度崇拜自己的民主政治,更不能以此作为与大陆进行政治协商的条件。
大陆的经济社会发展较台湾起步晚一些,而且还有一个过程,台湾不能以自己的优势或领先的地方,傲视大陆,批判大陆。不论是台湾与大陆的社会发展、进步,还是各自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面临的困难,都需要两岸相互理性、客观、公正地看待与认知,而不是情绪化、民粹化甚至政治化,更不能有对对方的傲慢与偏见,这样才能增进两岸的相互了解与认识,促进两岸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来源:台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