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黑食品 > > 食品安全,你我皆可有作为

食品安全,你我皆可有作为

发布:2019-01-18 06:35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食品安全,你我皆可有作为-新闻频道-和讯网

食品安全,你我皆可有作为

食品安全,你我皆可有作为

食品安全,你我皆可有作为

  食品安全状况关系着国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当然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政府负有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责任。而身为消费者,如何在食品消费过程中安全风险降至最小,如何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促进国内食品消费环境改善,其实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有所作为。近日,北京工商大学就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认知与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其结果反映出消费者对食品消费环境的普遍担心和对政府维护食品安全环境的期盼,同时也提醒有关部门,消费者教育亟待加强。

  食品安全问题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威胁消费者生命,损害消费者健康。

  无论是初级农产品(000061,股吧)的粮食、肉类、水果、蔬菜,加工后的食品如牛奶及奶制品、酒类、保健食品、熟食制品,还是餐饮企业为顾客提供的各种菜品,食品的质量都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近年来由媒体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几乎涉及了食品的各个领域,其给消费者生命安全与健康带来的损害有些是显性的,如一些消费者食用了高毒性农药残留的蔬菜出现呕吐和腹泻等中毒反应;或饮用了用工业酒精勾兑的假酒出现重度昏迷甚至失去生命等。但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更多是隐性的,如三聚氰胺事件被揭露出来之前,有多少人因长期食用含有三聚氰胺的牛奶与奶制品而出现肾结石病症不得而知;人们长期食用含有超量瘦肉精的猪肉是否出现了神经亢奋甚至人体代谢紊乱也很难找到确切的病例;消费者饮用了含有塑化剂的酒和饮料未来是否会患上癌症也难以证实。但是三聚氰胺、瘦肉精和塑化剂等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害是不容置疑的。此外还有多少消费者因过于相信保健食品被夸大的“疗效”宣传,甚至购买了没有任何保健功能的假保健品,有病拒绝就医服药而延误了治疗使病情恶化,从而损害了自身的健康……总之,不安全的食品消费环境让所有消费者都或多或少地付出了健康的代价。

  食品安全问题让消费者对食品消费产生精神上的焦虑。

  近年来国内重大食品安全问题频出,让消费者在精神上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惧。媒体先是报出含有三聚氰胺的牛奶,跟着又是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南方又查出市场上出售有毒大米,大型连锁外资餐饮企业竟长期使用抗菌素超标并添加了国家禁止添加的激素的肉鸡,监管部门又查出产量巨大的“地沟油”加工窝点,还有农残超标的有毒蔬菜,餐饮企业在加工菜肴中随意使用食品添加剂,儿童食品(零食与饮料)中含有大量对孩子成长发育不利的添加剂如焦糖色、柠檬黄、诱惑红等。

  面对如此众多的食品安全问题,许多消费者对食品消费失去了安全感,无论吃什么、在哪里吃、通过什么渠道购买,他们都心存疑虑。近日北京工商大学对消费者所做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显示:即便是在北京这样食品安全监管最为严格的城市,仍有大量的消费者对当地市场的食品安全状况表示担忧。当被问及对于目前北京市食品安全的总体状况时,在非常安全、比较安全、一般、不太安全和非常不安全的五个选项中,选择后3项的消费者占总调查者人数的62%,表明大多数消费者对自己购买的食品并不放心,但也无奈。与学习、工作、家庭生活带给人们的压力与焦虑相比,对食品安全的焦虑因其具有时时存在且无法躲避、并对自身与家人健康具有潜在的威胁,消费者个人又很难改变等特点,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偏弱的消费者甚至会因长期焦虑而影响精神健康。总之,食品安全问题不仅直接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与肌体健康,同时也影响其精神健康。

  食品安全问题让消费者付出更多的时间与金钱的代价。

  对于消费者来说,一旦在某购物场所购买到某品牌的问题食品,就会对该购物场所与品牌失去信任。为了从心理上获得食品消费的安全感,一些消费者舍近求远到规模更大的超市购物;一些信任外资零售与餐饮企业的消费者,专门去沃尔玛、家乐福、肯德基、麦当劳等购买食品与用餐;一些收入较高的消费者则放弃国内品牌转而花高价购买进口食品。

  因食品安全问题让国内消费者付出经济代价最大的要属奶业的三聚氰胺事件。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来,消费者对国产奶粉失去了信心,国外婴幼儿奶粉趁机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以使婴幼儿奶粉进口量迅速上升。目前进口奶粉已经占到国内高端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的80%,并在近两年累计上调价格,幅度达60%。据商务部统计,至去年年底我国市场上国外婴幼儿奶粉的平均零售价已经达到每公斤200.71元,远高于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日本等国家与地区婴幼儿奶粉的市场价格。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每月要花千元以上用于购买进口奶粉,这大大增加了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成本。为降低孩子的抚养成本,一些家长千方百计托人从国外代购婴幼儿奶粉,由于代购量大也引起了香港、澳大利亚和西欧一些国家的非议甚至限购。

  此外,由于目前我国对问题食品还没有建立召回制度,购买到问题食品的消费者,多数情况下只能自认倒霉,将食品扔掉了事。可见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出,让广大消费者为此付出了不少时间与金钱的代价。

  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正确方法

  尽管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是保证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各级政府对保证健康安全的食品消费环境也负有重要的监管责任,但是消费者同样也有一些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方法,即如果消费者能够采取一些措施,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购买到问题食品的机会,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的维护我们消费者自身的权益。

  消费者要尽量选择政府能够监管到的市场购买食品。

  客观地说,我国目前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上违法违规的情况十分普遍。调查显示,有13.6%的消费者表示经常买到问题食品,有78.9%的消费者表示买到过问题食品但很少,两者加在一起即有过购买问题食品经历的消费者比例高达92.5%。为保证春节食品市场安全,自今年1月25日至2月4日公安部开展了“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专项行动,仅仅10天时间各地集中侦破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就达12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50余名,捣毁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黑作坊”“黑工厂”“黑窝点”220余个,清除了一大批有毒有害的“黑心食品”……可见问题食品与问题食品企业还是相当多的。目前政府监管部门要想实现对全国城乡食品市场全覆盖的严格监管,应该说是非常困难的。从目前政府监管的能力来看,监管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展销促销会、旅游景区等食品销售场所。因此,消费者应尽量到上述政府能够监管到的场所去购买食品,不要贪图便宜而从流动摊贩和小商小贩那里购买食品,这会大大降低购买到不合格食品的机率。

  消费者应通过各种媒体了解有关食品安全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