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们提出建议,加大对小作坊的政策扶持力度,采取招商引资或财政投入的方式,修建标准化的生产加工厂房,通过财政补贴、免收场地租赁费用等方式,将米粉、豆腐等生产经营户集中迁往加工厂房进行生产,加强对生产原料、生产环节、食品流通的源头管控。
【慧聪食品工业网】俗语云:民以食为天。然而,“无良老板”、“黑心商贩”的“任性妄为”,让市民们难以对食品安全产生信任。家住蒸湘区的王先生是一名普通企业职员,也是孩子的家长,他向记者反映:“小学校门口外的摊贩们,煎、油、炸、煮各类食物应有尽有,她们是否用的是地沟油?没有卫生许可资质的沿街贩卖如何才能规范、安全?食品安全监管为何对摊贩却毫无震慑作用,屡禁不止?”
一连抛出多起疑问,王先生颇有些激动。其实,不止是王先生一人感到担忧,每位家长对于孩子的饮食安全都格外关心,却也格外担忧,管不住摊贩,就只能管住孩子的嘴,可家长并非能够时时看护,稍有不注意,孩子们就已被香味吸引,馋虫外露。
记者带着家长们的疑惑,找到了衡阳县人大代表向大会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议》,建议中,代表们罗列出了多项食品安全方面的“乱象”。
米粉、豆腐类传统食品的加工,对生产技术、原料进购的要求低,让加工小作坊四处横生,生产、生活区域混淆不分,作坊馊臭难闻,卫生环境堪忧;加工简单、成本低廉的“小麻辣”类加工食品,见缝插针,出现在城区、学校、乡镇、摊点,这类“三无”食品是孩子们的“心头爱”,却也是对孩子们荼毒最深“危险品”;“潲水油”一直是食品安全方面最热门的名词之一,许多“潲水油”去向不明;一些“潲水油”加工企业的提炼技术过于简单,严重影响周边环境等。
代表们提出建议,加大对小作坊的政策扶持力度,采取招商引资或财政投入的方式,修建标准化的生产加工厂房,通过财政补贴、免收场地租赁费用等方式,将米粉、豆腐等生产经营户集中迁往加工厂房进行生产,加强对生产原料、生产环节、食品流通的源头管控;有针对性的对“小麻辣”类“三无”食品的整治和处置,加大对学校周边的商铺、街道巷尾的摊点、社区村组的南杂店等重点地段的管控和巡查,严肃打击处理;指导、帮助“潲水油”加工企业做好科学选址、技术改造和扩大产能等工作,由加工企业按划分区域定时收集,杜绝“潲水油”变身“食用油”的可能。
近年来,我市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多次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对生产加工领域、市场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低劣食品依然见缝插针似的层出不穷,惩处力度不够是关键,屡禁不止是源头,希望有关部门加大管理力度,让“食无忧”不再是遥远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