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全国中药医学统计资料显示,如今有78%的男性、72%的女性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3 类人群是亚健康的高危人群。
亚健康离我们有多远?
●李乾红 王晓燕 张晓
2013 年10 月29 日,广东深圳罗湖一名29 岁白领因过度加班猝死。据悉,这名白领猝死前经常加班到凌晨,死前还发微博抱怨:近日心力不济,备感劳累,无心工作。
马年春节,中国银行总行的一名内部人员酒后猝死在租住的房间。据该行内部人士透露,这名85 年出生的男员工毕业于北京大学,还曾是当年山东曲阜高考状元。
近年来,像这样加班猝死的新闻屡见报端。猝死的原因比较多,亚健康算是比较重要的原因。
你亚健康吗
“我觉得现在大部分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拿我自己来说,尽管睡眠充足,但是每天还是感觉跟没睡醒似的,提不起精神来。”说起自己对亚健康症状的认识,在十三师火箭农场社区工作的干部李平平如是说。同样,在团场机关工作的人员张龙则常处于“ 失眠数羊”的状态:“虽然很疲惫,但就是睡不着,失眠到一两点是常事,就算睡着了,也睡得很轻,很容易醒来。”
“每次写东西盯着电脑,时间一长脖子都僵硬了,经常肩膀酸痛,我觉得现在只要用电脑办公的人都有这种感觉。”当问到对亚健康的认识,火箭农场打字室工作的王晓这样说。
据全国中药医学统计资料显示,如今有78%的男性、72%的女性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3 类人群是亚健康的高危人群。
第一类是白领族。紧张的工作、巨大的压力和无序的生活,极易造成白领阶层人士生理与心理的双重疲劳。调查显示,约有75%的高级知识分子和85%以上的企业管理者处于亚健康状态或慢性疲劳状态。
第二类是40岁以上人群。临床观察发现,40岁以后,潜在疾病状态的比例陡然攀高,55岁前后有明显症状的越来越多。
第三类是部分慢性病患者。有些慢性病患者经过治疗,病症暂时得到缓解,但绝非完全达到健康状态。
经过一番调查,发现我们周围大部分人的身体都多多少少存在亚健康的症状,可是大部分人对亚健康知识了解的少,更令人担忧的是处于亚健康阴影下的人群,对自身亚健康的漠视或默认的“亚关注”心态。
亚健康有何症状
亚健康现在已经成为大家熟知的一个概念,也是很多人猝死的一个重要“ 杀手”。大家都知道生病了要去医院检查,但是亚健康这种处于健康和非健康之间的症状有什么症状呢?
笔者采访了十三师红星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周玉琴。她说,亚健康状态多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组织改变的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的信息,处于一种机体组织功能减退与心理失衡的状态。
周医生进一步介绍说,亚健康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医学指标来诊断,因此易被人们所忽视。如果你有一段时间有失眠、乏力、无食欲、易疲劳、心悸、抵抗力差、易激怒、经常性感冒或口腔溃疡、便秘等症状,那就要注意亚健康已向你发出警报了。
周医生介绍了8 种亚健康自测法可以帮助大家早日认识并预防亚健康:记忆力减退,开始忘记熟人的名字;脱发、斑秃、早秃,每次洗发都有一大堆头发脱落,这是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所致;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心算能力越来越差;注意力不集中;常为自己的生活被扰乱而不高兴,总想恢复原状,对已做完的事,已想明白的问题,反复思考和检查,而自己又为这种反复而苦恼,不顺眼,烦躁,动辄发火;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不解乏;“将军肚”早现。
如何摆脱亚健康
亚健康的形成原因,一是困,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山大”成为不少人的代名词,于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 熬夜狂欢族”和“失眠数羊族”。“睡觉睡到自然醒”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可望不可即的一件事情;二是累,长期的工作压力,紧张的学习生活,会使人产生头晕、乏力、烦躁等疲劳症状,工作繁忙、应酬过多、饮食不合理、吸烟喝酒等,导致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三是忘,健忘症作为亚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困扰很多人的一个问题。
要想摆脱亚健康,首先要重视亚健康,其次要进行积极地治疗。
周医生提醒大家,出现亚健康状态后,要进行中药调治或指导养生,使身体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摆脱亚健康状态不能只靠药物和补品,要尝试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对抗亚健康,比如合理的工作节奏、适当的运动、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充足的睡眠、加强营养等。
长期坚持“食补加运动”,治疗效果会比单纯的药补明显。
亚健康人群的营养摄入通常容易存在着“两多”(即脂肪多、盐多)“三少”(钙少、铁少、主食越吃越少)的问题,这是健康的一大障碍。要对症亚健康,第一要义就是要保持全面均衡的营养,并注意多补充一些可帮助改善亚健康状况的营养素。
另外,还要多注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补充。周医生建议,记忆力不好应补充维生素C 及维生素A,增加饮食中的蔬菜、水果的数量,少吃肉类等酸性食物。想要告别健忘症,可以加入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多跟人交流互动,对放松心情有很好疗效。在平时的生活习惯上,要多关注生活中有意义的细节,培养手写、亲自计算的习惯。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快节奏、繁忙的工作生活中,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多了解一些健康知识,积极倡导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远离亚健康的侵害。
(为保护被采访者隐私,李平平和张龙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