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瞿依贤 4月20日,正值第27个肿瘤宣传周,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发布的《聚力创新药行业,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报告显示,2016年到2020年,中国共上市200个创新药产品,这些产品涉及的疾病领域包括肿瘤、消化道及代谢、呼吸、心脑血管等慢病,都是中国疾病负担最大和增速最高的疾病领域。
RDPAC执行总裁康韦表示,200个创新产品中,33%为抗肿瘤药物,大约80%是跨国创新药企的产品。
不过,在跨国药企占主要地位的同时,本土药企在过去几年也逐步构建自主研发体系,本土新药走向国际实现突破,这得益于中国自2015年以来的药监改革,创新药的审评审批大幅提速。
RDPAC另外发布的《构建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系列报告第一篇:2015-2020年发展回顾及未来展望》(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多家大型本土药企每年研发费用达到10亿元以上,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10%以上。过去三年本土药企研发上市的一类新药逐步增加,分别达到10个(2018年)、12个(2019年)和15个(2020年)。
同时,中国药企开展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数量从2015年的48项增加到2019年的131项,覆盖地区从2015年的14个增加到2019年的51个国家。中国创新药企研发药物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多项加速审批与孤儿药资质。其中,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泽布替尼,在多项加速认证的助推下,成为第一个在美国获批上市的中国公司自主研发的创新药。
此外,重磅授权合作也推动了中国创新药走向全球市场。2020年代表性案例包括信达生物授予礼来PD-1单抗达伯舒中国以外地区商业化权益,天境生物授予艾伯维CD47单抗TJC4中国以外地区临床开发和商业化权益等。
《报告》还指出,在中国生物医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跨国药企也升级中国研发中心为创新中心,广泛开展本土合作。
具体表现在,跨国药企中国研发从以注册新药实现上市销售为目的,转变为与欧美同步开展研发的创新基地。跨国创新药企已在中国设立了25个研发中心,每年在华研发投资超过120亿元,中国研发中心成为跨国药企全球创新药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中国培养了大批本土研发人オ。例如,投资8.63亿元的罗氏上海创新中心落成,成为罗氏全球第三大战略中心,未来将把基于中国的研发成果带向全世界;赛诺菲的中国首个全球研究院在苏州启用,这是赛诺菲建立的第四个全球研究院,预计未来五年每年投资额达到1.6亿元;早在2005年就在上海设立的辉瑞研发中心,从以职能部门为主的支持性角色,到参与辉瑞全球创新药研发。
同时,跨国药企中国研发中心与国际各研究机构、各领域专家紧密合作,有中国参与的创新药临床研究不断增加,通过参与全球同步开发引进新药的模式逐步实现。例如,抗纤维化治疗药物乙磺酸尼达尼布软胶囊三项新适应症,都在中国实现了全球同步递交,并基于有中国患者参加的三期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在中国获批。
跨国药企还积极开展多元化的创新合作模式,与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生物科技公司等合作发现新技术和新疗法;通过授权许可交易,加大与本土药企在研发
上的合作力度;通过投资基金,更早介入中国本土创新药物的研发前沿。例如,强生在上海落成 JLABS,这是强生第一个在北美以外建立的孵化器;诺和诺德在北京建立 INNOVO平台,与中国本土科研机构与初创企业协同创新;阿斯利康在无锡落位I·Campus,与政府合作共建生命科学产业园。
“2020可被称为中国创新国际化的历史元年,本土企业与跨国药企的合作数量(超过80多项)、规模和质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报告》表示。
不仅如此,中国的临床研究能力也极大提升。
一方面,顶级临床期刊发表文章数增加:中国专家在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文章数量呈増长趋势,从2015年的137篇增长为2020年的302篇。
另一方面,参与临床的主要研究者数量增加:2017年至2019年,累计约1300名中国研究者参加了临床试验,10%的中国研究者参与过至少ー个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以肿瘤为例,中国主要研究者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做口头报告的次数从2015年的1次增加到2019年的6次。
相应的,基础研究成果也在增加。由中国研究团队主导或共同主导发表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学术期刊上的研究性论文数量2020年达到150篇。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统计,在2015-2019年间,中国生物技术专利申请数达9500件,药品专利中请数达18800件,医疗技术专利申请数达16600件,均位列全球前两位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