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药品 > > 集采常态化下的跨国药企中国变局

集采常态化下的跨国药企中国变局

发布:2020-12-30 19:21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一位跨国药企中国区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内仿制药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倒逼跨国药企谋求业务转型,积极寻找院外市场合作的机会,并同时专注于新药

一位跨国药企中国区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内仿制药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倒逼跨国药企谋求业务转型,积极寻找院外市场合作的机会,并同时专注于新药的研发创新。

“在集采背景下,中国医药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跨国药企专利过期药要再拿到‘豪华版’价格已经不现实。随之而来的是,各跨国药企对在中国战略、经营策略等调整。”近日,益普生总经理陈家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经历几轮集采后,原研过期药降价的方向非常明确,这也对在中国的跨国药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国家第三批集采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跨国药企大多弃标就是其中一个缩影,还包括目前跨国药企高管层的不断变动等。

陈家麟指出,在这个大的背景下,跨国药企也在不断思考,各自的应对策略也在形成中。“跨国药企大部分成熟产品未来的重心在集采外市场,包括零售药店、基层市场等,再就是创新药的布局,包括益普生在内的一些企业也都在走这样的路径。”

相较于在第三批国家集采中的“沉寂”,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却是动作不断。如不久前,益普生与百洋医药及上药控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拓中国市场、服务基层和零售渠道;拜耳宣布启动处方药北京工厂产能提升项目,赛诺菲、诺华、拜耳、武田等跨国药企在华发布最新药品或产品。

集采之变

2016年,某大型跨国药企中国区总裁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虽然专利悬崖已经出现,但他们不会主动降价,因为中国没有一批高质量的仿制药出现。在后续的几年中,一些专利过期原研药在中国市场仍保持高增长,价格也是居高不下。

但随着中国推出一致性评价、国家集采等新政后,跨国药企原研专利过期药降价已成为常态,而且降幅也比较大,如原研药拜耳拜唐苹直接降价91%,以0.18元/50mg的最低价中标;另外,多款未进入“4+7”集采名单的品种也受集采影响大幅降价,如罗氏/中外制药的托珠单抗注射液在江苏、陕西等省份降价比例高达57%。

从三次国家集采的经历看,第一轮跨国药企属于观望状态;在第二轮后,一些外资药企调整明显,开始以低姿态参与到招采扩面中,加大降价幅度。据不完全统计,第二轮带量采购有十几家跨国药企参与,其中6家外企表现优异,7个品种入围。但在第三轮国家集采中,大部分跨国药企弃标。

陈家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经历三轮国家集采后,跨国药企对中国医药(600056,股吧)发展政策也清晰了,同时开始改变原研药的经营战略。“很多跨国药企都已经明确,在中国院内市场专利过期原研药要拿到‘豪华版’价格是不可能的,需要思考中标后,如何平衡院内外市场价格;落标后,应该如何调整等。”

“集采对中标品种来说有正面也可能会有负面影响。包括跨国药企在内的药企都会多方考量。如有公司在第一批集采中中标,但第二轮未中,这对企业来说负面效果极其厉害。因为价格联动原因,他们用医院集采的地板价去做零售压力很大,后续未中标了零售价格也无法再抬回去。” 陈家麟表示。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生产线也存在很大的风险,第一年很多跨国药企很慎重,这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第一次中标了,扩大生产线,但第二年若失标了,此前的投入将归零。即便是为期三年的合同,对于一条生产线来说也是存在风险的。

实际上,一些已中标企业品种营收下降,也是让跨国药企放弃集采市场的一个原因。

如赛诺菲在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财报指出,在中国市场,受氯吡格雷、厄贝沙坦/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等产品大幅降价进入带量采购影响,一季度赛诺菲中国整体收入为6.8亿欧元,下滑了14.4个百分点。其中,氯吡格雷下滑53.5%,厄贝沙坦/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下滑了32.7%。

拜耳在8月4日发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集团销售额为100.54亿欧元,同比下降2.5%。报告指出,二季度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和集采政策带来的影响,其中国家集采中标产品阿卡波糖销售额出现了急剧下降,二季度仅为4000万欧元,而去年同期则为1.55亿欧元。而从2020年上半年来看,阿卡波糖销售额为1.56亿欧元,同比下降54.4%。

与此同时,集采给包括跨国药企在内的企业带来的另一大影响是高管离职潮起。2020年至今,已经有诺华、吉利德、GE医疗、拜耳、BMS、默沙东等多家跨国药企高管宣布辞职。

一位跨国药企中国区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内仿制药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倒逼跨国药企谋求业务转型,积极寻找院外市场合作的机会,并同时专注于新药的研发创新。在此背景下,必将带来因为业务发展而做出的一系列人事调整,也引发中国医药行业的人事大调整。

战略之变

实际上,在经历三次国家集采后,跨国药企已经对带量采购等中国医药政策导向有清晰的认识,也在进行思考与调整。

如辉瑞在集采落标后,就已经做了相关战略的重新分析,做了一个“一品双规三剂型”的策略,帮助医院建立合理用药目录,建议其保留一个国家集采品种,再保留一个原研药品种。一方面保证医疗机构能完成国家集采的任务,另一方面,在国家集采的药品供应不上,或者高端患者有原研药的需求时,自己的品种可以补上患者需求。

“更多的企业也在关注集采外的市场。”陈家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些院内市场的份额通过集采外的市场补上。

陈家麟指出,随着带量采购政策的持续推进,医药企业普遍意识到院内外市场正在发生变革,过去医院作为药品销售的主渠道,而在集采之后,医院作为药品销售主要渠道的功能在弱化,更多的药品销售的实现可能需要通过零售渠道完成。

如益普生思密达(蒙脱石散)原来在院内市场占有60%以上的市场份额,随着国家集采的到来,益普生会加大对零售等市场的投入,但院内市场仍有23%的市场份额,而院外零售市场比如大连锁药店复合增长率也达37%,总体零售也有60%市场份额。

“这可能与这产品的属性有关,其价格敏感性并不高,所以在零售有更好的表现,患者及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认知、认可度比较高,所以可以弥补院内市场的损失。”陈家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说。

百洋医药集团董事长付钢也指出,面对市场环境变化,对跨国企业及国内主流医药企业而言,都将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将企业原有的营销能力从医院市场转移到零售市场,形成良性布局,值得企业深思。此外,企业还需要不断增强抵御成本竞争压力的实力,实现与外部的资源合作,优化人力成本,释放出最大的产品价值。

目前,很多跨国药企也纷纷将目光转向集采外的零售、基层、互联网等市场。

陈家麟指出,当下,跨国药企需要改变思路,积极寻找更多业务拓展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