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医 > > 《河北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2)

《河北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2)

发布:2016-12-13 15:08 | 来源:互联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在加强中医药理论继承和传统知识保护方面,规划提出,将系统继承国医大师、河北省名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总结我省中医优势病种临床基本诊疗规律。依托河北中医学院建立河北省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挖掘整

在加强中医药理论继承和传统知识保护方面,规划提出,将系统继承国医大师、河北省名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总结我省中医优势病种临床基本诊疗规律。依托河北中医学院建立河北省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挖掘整理老中药专家技术经验。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利用,依托省中医药科学院开展民间中医药的收集、保存评价及推广应用,逐步建立我省民间中医药保护名录。

“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也是我省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姜建明说,按照规划,今后我省还将支持省中医院申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强化省中医药科学院和市级中医医院科研能力建设,加强国家和省级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建设。加快重大疾病的联合攻关和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建立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药企业、医疗机构等单位交流合作,鼓励研发中医药诊疗技术和中药新药、中医诊疗仪器设备。据介绍,今后5年,将争取建成1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个国家中医药重点研究室。

构建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

中医药既是保护群众健康的重要力量,又是将自身资源和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领域。据介绍,近年来,我省着重助推中药产业发展。省政府在确立全省重点发展的12个优势产业时,就将中医药产业列入其中,并出台了产业发展规划。

那如何做大做强中药产业呢?规划特别强调,今后5年,我省将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做好中药资源普查,构建我省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掌握中药资源动态变化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加强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繁育研究,开展全国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建设一批集初加工、仓储、追溯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中药材产地交易市场和物流基地,建立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

为加快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建设,规划提出,将制定河北道地中药材目录及种植养殖、采集、储藏技术规范或标准。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合作联社,引导中药生产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自建或合建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深入推进中药材“三品一标”认证登记。以山坝地区中药材种植大县为重点,推动贫困地区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推进精准扶贫。同时,将大力推进安国数字中药都建设,实施中药标准化行动计划,推进中药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

中医药知识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

“我省具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姜建明说,深入挖掘、整理弘扬这些资源,打造具有河北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品牌,既是中医药强省的重要内涵,也是中医药强省的有力支撑和标志。

如何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我省中医药的社会影响力呢?规划提出,将加强扁鹊文化整理研究,提升扁鹊文化节层次,打造我省中医药文化品牌。强化扁鹊庙、药王庙、刘守真祠等中医药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利用。

在此基础上,今后还将拓展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建设省中医药博物馆、省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体验中心、新建10个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支持50所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医医院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推动各市建设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推进中医药文化墙进农村。开展中医药健康大讲堂活动,培养10名国家级、100名省级、1000名基层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继续办好冀港澳台中华传统医药文化发展大会。

在推进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规划还提出,将重点加强与捷克等中东欧国家中医药合作,支持华北理工大学、河北中医学院等建设海外中医孔子学院,鼓励有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到海外开办中医医院、连锁诊所和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支持省医疗气功医院建好中医养生保健文化交流基地。扶持安国中药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打造国家级中药出口示范基地。

建设省中医药数据中心和中医药健康信息平台

加强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是保障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手段。规划提出,今后将完善中医药法规标准体系,完成《河北省发展中医条例》修订工作,并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完善我省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分类和执业管理、中医医疗机构分类和执业管理、中医药健康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发挥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作用,加强中医技术操作规范和疗效评价标准等应用推广。

在此基础上,规划还明确要求,将建立健全中医药监督体系,鼓励各级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设置独立的中医药监督科室,强化中医药监督人员业务能力培训。加强中医医疗服务、养生保健服务、中医医疗广告和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监督管理。强化中药材、中药饮片等质量管理。探索建立中医药认证管理制度,逐步开展中医医疗服务、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中药材、药膳服务及产品、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中医药服务贸易、中医药从业人员等认证。引导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行业社会团体等积极采用认证制度。

同时,还将按照我省健康云工程部署,建设省中医药数据中心和中医药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与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加强中医药大数据应用。全面实施中医医院信息化提升项目,完善以中医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实施“互联网+中医药”行动计划,促进中医药各领域与互联网全面整合,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

建立京津冀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共用共建机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三地中医药大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也为我省与京津加强中医药健康服务协作交流提供了良好机制。对此,规划提出,将加快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加强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政策研究,签署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吸引京津优质中医药资源在我省共建、新建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鼓励京津知名中医医院与我省中医医院深入合作,通过设立分院、组建医联体等带动提高我省中医诊疗水平。强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医药交流合作。建立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共用共建机制、重点中医专科临床协作机制和重大中医药科研专项联合攻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