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125年1月11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医 > > 《长安街》时评:培养中医人才 助力健康中国

《长安街》时评:培养中医人才 助力健康中国

发布:2016-11-11 15:20 | 来源:互联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今年是新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60周年。60年来,中医药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中医药在推动健康中国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

  今年是新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60周年。60年来,中医药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中医药在推动健康中国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明确指出“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

  中医药深受国人重视的同时,也传播到了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正在走向全世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介绍说,中医国际化是因为世界需要中医,国外很多人都逐步在接受中医药的治疗。海外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人已经超过30万。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国初步形成了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紧密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同西医培养模式有很大不同。

  张伯礼指出,中医更多地强调临床实践,中医药学生要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同时,中医看病要配合中医思维去思考和治疗,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中医。

  王健认为,中医学习理论较多,学生不好理解,这在中医药培养中确实存在难度。同时,学生理论和临床实践不相匹配,很多学生毕业时不太会看病,这也是中医培养道路上一个急需解决的事情。

  对此张伯礼表示,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刚毕业的学生只是一个合格的医师,不一定是高明的医师,真正把书本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医比西医要难,培养周期更长,一般为十年。

  目前,很多医学院学生毕业之后,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社会,病人看完病、开完药就走了,缺乏反馈的环节,学生积累经验往往需要相对较长的过程。

  对此,张伯伦院士表示,他们鼓励刚毕业的学生能够下基层、下社区,面对面地接触病人,这样既帮助了社区也提高了自己。

  在中西医并重的理念下,张伯伦指出,中医也要现代化,在掌握中医思维的前提下,要熟悉现在的科学技术,西医懂得越多,却容易成为一个好中医、好大夫。(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 记者 张甜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