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推进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构建,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部署的战略任务,加快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我们更应重视依靠并大力支持WFCMS等中医药国际组织,在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构建和国际标准研究制定、推广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形成新格局
当前,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正处在起步期结束,快速发展期开局的大好时机,为争取在未来10~15年基本完成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框架构建的目标,特提出如下工作思路。
抓住机遇,研究需求,促进中医药国际化与标准化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满足国际社会的需求,是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自身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中医药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它不仅维护着中国人民的健康,也在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作贡献,尤其在防治重大疾病和急性传染病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如艾滋病、疟疾和新发传染病SARS、甲流、埃博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时指出,“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推动更多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李克强总理在对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贺信中指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为了推动中医药服务走出去,2012年4月商务部等14个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2013年9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2014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今年2月国务院又发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为推动中医药进一步走向世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国家的推动只是条件,国际的需求才是内因、是本质。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除已经在当地扎根的近30多万家中医诊所、近700所中医药教育机构和几百家中医药研究中心外,近几年在我国政府支持下,由省级以上医疗机构高等院校及其附属医院与当地官方所认可的正规机构联合建设了10家示范性的中医中心,在当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迄今为止,政府双边已经签署86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在14个已签署的中外自贸协定中,大部分都包含中医药的内容。特别是屠呦呦研究员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中医药已经频繁纳入中外首脑会谈的议题之一,成为中国对外谈判的重要优势领域,中医药已成为重要的外交资源和人文健康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相继见证了中国-吉尔吉斯等若干个中医药领域合作协议,各国政要纷纷提出加强中医药领域合作,中医药在国际社会的合作需求日益提升,中医药服务贸易成为新的增长点。
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良好趋势为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更提出了紧迫的要求,满足这种需求,不仅是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也是自身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新目标形势下,急需建立哪些标准?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产品标准、信息标准、服务标准,如何布局?如何组织?如何推广应用?如何调动产品服务,技术提供者进入国际标准建设的主战场?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认真调查研究,以需求为导向分轻重缓急,进行宏观布局,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才能使国际标准化建设与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相适应、相协调。
构建以ISO、WHO、世界中联等国际组织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新格局
目前,ISO、WHO和世界中联等国际组织是制定发布国际标准的三大渠道。ISO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机构,已经有70年的历史。虽然它本身不是政府组织,但它是联合国的甲级咨询机构,其成员国参加ISO的代表,都是各国标准化管理机构。ISO作为“最大的标准发展者”的地位在WTO2005年的报告中得到公认,使其制订的产品、服务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成为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国际贸易规则。ISO标准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力,权威性是其他标准难以比拟的,但ISO主要关注与国际贸易相关产品、服务和质量管理三大板块的标准。参与ISO中医药标准制订的各国代表,有些不是中医药从业人员,对中医药业务不熟悉,在制定过程中,往往受到一些国家利益的干扰。
WHO关注中医药的标准化建设,虽然起步时间较长,但它不是专业的标准化机构,作为卫生领域政府间的组织,更多关注各国的公共卫生,疾病控制,重视各国传统医药在公共卫生中发挥作用,标准只是其工作一部分,近几年的工作重点主要是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的制定。在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11)的编制中,将传统医学纳入国际疾病分类体系。因为WHO需要面向各国政府,鼓励各国政府发展本国的传统医学,所以在其战略规划、标准体系中统称传统医学,中医药并未单列,中医药标准难以自成体系。
在新时期,构建以ISO、WHO、世界中联等国际组织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新格局,是推动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思路之一。
按照中医药的优势特点、学科体系和国际需求,加快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建设的步伐
ISO、WHO、世界中联等国际组织分工合作的新格局中,ISO/TC249名称的确定不仅仅是把暂定名变成正式名称的名分确立,其更大的价值在于今后该技术委员会制定合作的所有标准,包括源于中医药,在不同的国家发展衍生的相关产品技术等,都必须冠以中医药(TCM)名称,与ISO体系中其他技术委员会联合所作标准也以中医药与相关技术委员会共同冠名。换言之,在ISO标准体系中,正式确立了中医药标准类别,这在世界传统医学界是首创之举。因此,名称的确定,有利于推动发挥中医药在传统医学界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提高各国政府和民众的认可度,改变世界各国对中医药的传统认识,为中医药进一步走向世界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TCM作为医学专用名词,其原创思维、认知理论、民族文化特征,都深深地打着中华民族烙印,有利于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以TCM冠名的技术,服务、产品国际标准的出台,会大大推动中医药产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为我国带来直接的社会与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