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青蒿繁茂。罗浮山青蒿园,也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光。
“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这是《史记通鉴》上对中医起源的记载。另一本《通鉴外记》则说得更为详细:“氏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尝一日而遇七十毒。”这些是否属实,已难考证,但可看出:中医药的味道从草木而来,而不惧毒性勇于尝试是中医药之始。
“神奇”往往是褒贬中医药的共同词汇,褒者见其“神”,有效而不知其所以然,贬者视其“奇”,无知而疑其有效,却都忘了中医药原本就并非单纯的诊疗术。这一点,或许要跳出国内的圈子才能看得通透,用澳大利亚中医管理局局长薛长利的话说,中医药绝不只是几味中药,而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从中医的发展历史看,中医药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道家思想,包含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属于多学科互相渗透的产物,再加上药学家不惜以身试毒,层层积累,不免鱼龙混杂,抽茧剥丝,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深入的研究,也就尤为重要,而不持偏见勇于钻研,则是中医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经之途。在充分领会中医典籍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继承。
标准化是中医药发展的难点,也是“痛点”。包括《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在内的中医药典籍,也都可以理解为将中医药的繁复临床经验加以梳理、整合,实现某种程度“标准化”的努力。现行中药质量标准一般是参照西药质量标准确定,这种通过个别有效成分判定质量状况的标准,对中药质控效果不佳,亟待建立符合中药自身特点的质量标准体系。可以想见,标准的建立,不是简单数据的确定,而是对传统中医药的再梳理、再理解和再创新,很可能没法毕其功于一役,而是需要像无数先人曾经做过的那样,在跋山涉水中披沙拣金,这是弘扬“青蒿素精神”,更是传承创新中医药。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一句话最终造福远在万里之外非洲的数国百姓,是传统医药经典的馈赠和当代研发力量辛勤钻研的结合,可以看作中医科学的经典案例,却绝非全部和结束。中医科学大会在罗浮山举行第三届,并将此作为永久会址,正可视为对葛洪等历史名医代表的中医药传统的致敬和发扬。
“又见周甘唐阮诸家,各作备急,既不能穷诸病状,兼多珍贵之药,岂贫家野居所能立办?”葛洪在《肘后备急方》的诘问,绕梁至今。中医,就其本意,莫不是以“简便验廉”的方法,以最有效方法救治百姓,而这不仅与屠呦呦从黄花蒿中提取抗疟物质的思路一脉相承,更是中医药实现产业升级、发挥“治未病”功效、助力大国医改,乃至于走出国门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点。
葛洪在罗浮山采集百草,苦炼九转金丹,丹尚未成,却炼得“百草药油”。此后,罗浮山百草油配方及制作技艺经过道士们代代相传,带往岭南各地,为当地百姓施药治病。
值得欣喜的是,千载之后的今天,不仅百草油在现代技术设备辅助下实现了批量生产,而且在中医药保持诊治原则的同时,并不排斥现代科技的应用,推出智慧药房、使用穴位注射等等。而海外对中医药的欢迎程度和使用中医药的人数也都大幅增加,作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正在走出国门、造福人类。与伴随整体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提升,与时俱进的中医自信,将是整个国家“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