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医 > > 中医药如何传承创新发展?庆阳将这样干!

中医药如何传承创新发展?庆阳将这样干!

发布:2021-08-22 19:39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日前,中共庆阳市委、庆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旨在加快推动我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打造“岐

日前,中共庆阳市委、庆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旨在加快推动我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打造“岐黄故里、养生圣地”品牌,将中医药文化区域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实现中医药产业事业跨越式发展。
《实施意见》提出
我市将实施中医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中医药事业能力提升
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四大工程
将优化中药材种植基地标准化建设
壮大中药材企业精深化品牌
提升现代中药材市场流通
做活“中医药+”产业链
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及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
加强中药材全过程质量管控
同时我市将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
深入推进中医药资源整合
更新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合理调整中医药服务网络布局
提升中医药应急事件能力水平
构建公共卫生中医药康养服务体系
根据《实施意见》
我市将积极探索符合中医药行业特点的人才引进机制
深入落实《庆阳市区域综合医改试点实施方案》和
《庆阳市卫生健康人才引进暂行办法》
优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训
《实施意见》明确,
全市要实现以下目标:
2022 年前,完成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适宜技术全员培训工程,确保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掌握中医适宜技术不少于9项,村医不少于6项。
到2023年,实现市、县(区)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村卫生室中药柜全覆盖。
到2025年,全市建立中药材种苗基地4个以上,万亩示范基地4个以上,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稳定在55万亩左右,标准化种植率达到50%以上;
培育1家年销售额5亿元以上的中药加工企业,建设1条中药配方颗粒制剂生产线,打造1-2个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中成药大品种,1-2个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中成药特色品种;
市中医医院建成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所有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三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实现乡村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完成2-3个省级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和10个以上市级中医优势专科专病建设;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能够提供中医药进病房技术服务,二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实施中医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程
(一) 优化中药材种植基地标准化建设。优化道地药材种植布局,打造道地药材优势产区。重点支持甘肃天欣堂、华池恒烽、华池银旺、庆城惠萃、宁县康盛园、正宁步天等企业,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建立“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着力推进中药材种植基地、品种繁育基地建设,重点建设北区(华池、庆城)、南区(宁县、正宁)、西区(镇原)3个10万亩中药材种植片区;镇原、华池、宁县建设3个5万亩以上的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镇原、华池打造2个中药材规范化绿色生产示范村,培育10个规模大、示范带动好、规范程度高的新 型中药材生产经营组织。到2022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到2025年,建立中药材种苗基地4个以上,万亩示范基地4个以上,5000亩以上基地3个以上,1000亩以上基地6个以上,全市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稳定在55万亩左右,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率达到50%以上。
(二) 壮大中药材企业精深化品牌建设。创新发展思路,引 进中药龙头企业,培育本土骨干企业,提升中药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引导全市中药材企业创新绿色发展,支持甘肃天欣堂中药材全产业链项目建设投产,引导西峰制药、华池恒烽、华池银旺、庆城惠萃、宁县康盛园、正宁步天等药企加快推进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模式,通过实施技术改造,促 进产业升级,推动我市中药材企业由小、散、弱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到2025年培育1家年销售额5亿元以上的中药加工企 业,建设1条中药配方颗粒制剂生产线,打造1-2个年销售额1 亿元以上的中成药大品种,1-2个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中成 药特色品种。
(三) 提升现代中药材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健全完善中药材 市场体系,争取在华池县、镇原县各建设一个中药材大宗交易市场,提升中药材仓储能力,到2022年全市中药材仓储能力达到10万吨,2025年达到15万吨。制定中药材市场、中药材初加工 等分类市场的专项管理办法,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到2022年交 易额达到0.29亿元,2025年达到0.34亿元。加快中药材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建成现货交易、信息反馈、电子商务等为一体的现代网络化市场。
(四) 做活“中医药+”产业链建设。巩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全国岐黄文化传承基地”成果,打响“岐黄故里、养生圣地”文化品牌。依托庆城县药王洞养生小镇景区、 岐伯圣景、《黄帝内经》千家碑林、岐黄文化博物馆等,开发融 中医疗养、康复、养生、文化传播、商会洽谈、中药材辨识与旅游为一体的、富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新模式,壮大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逐步打造集中草药种植、陇药生产、岐黄养生、中医保健等为一体的岐黄中医药文化旅游康养产业链。
(五) 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及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建立与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省中医院、陇东学院的技术协作,依托市内有实力的药品企业成立中药制剂深度研发中心,开展中药制剂配方处方筛选、制备工艺、临床试验等多个环节的关键技术研究,创造一批疗效明显、质量可控、服用方便的现代中药品种, 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支持市中医院开展中医药循证医学能力建设,加强对疑难重大疾病和临床诊疗等中医特色优势病种研究,积极申报创建中医药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提高中医药临床科研的整体水平。
(六) 加强中药材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建设。建立多部门协同的中医药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加强优质中药材资源保护,强化产区环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道地药材认证。加强中药企业检验能力建设,规范中药饮片炮制和产地初加工,鼓励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研发机构提升中成药研发能力。监督企业落实中成药追溯制度,探索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追溯制度,落实中药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加大中药上市产品抽检力度,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构建起生产有规范、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闭环管理体系。将中药企业纳入全市信用信息 共享平台和企业信用公示系统,加大失信企业惩戒力度。
实施中医药事业能力提升工程
(七)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深入推进中医药资源整合,更新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合理调整中医药服务网络布局, 按照“市级中医院+县级中医院+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村卫生室中医角”为框架的中医服务网络布局,全面建成以中医类医院为主、综合医院等其他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加快中医医疗机构省、市级区域医学中心和服务能力建设,支持县级中医医院技术业务由二级向三级发展,到2022年镇原、华池县中医院基本达到三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2023年建 成西峰区中医医院,实现市县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2025年市中 医医院建成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实现三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 县级中医医院全覆盖。加快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到2023年实 现全市综合医院标准化中医科全覆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中医馆、村级中药柜全覆盖,到2025年实现市、县、乡、村四级中医药服务全覆盖。优化中医机构服务模式,加强中 医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步伐,组建中医医院牵头的医疗联合体和医疗共同体,到2022年建成“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互联 网医院3个,到2025年实现县级互联网医院全覆盖。
(八) 打造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加强具有庆阳特色的中医优 势专科建设,重点推动血液、肛肠两个国家级重点专科提升水平,加快骨伤、肛肠、儿科、皮肤、妇科、针灸、推拿以及心脑 血管病、肾病、周围血管病等中医药特色突出的专科专病建设和防治研究,到2025年全市建成2-3个省级中医特色优势专科、10个以上市级优势专科。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推进中医药促进健康庆阳行动,到2025年市、县中医医院全部设置康复 科,在综合医院推广45项中医康复技术。建立综合医院、专科 医院中西医会诊制度,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推广重大疑 难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和重点人群、慢性病患者中医治未病 干预方案。将医疗机构院内中药制剂、针灸、推拿和慢性病诊疗等中医治疗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鼓励各级医疗机构提供适宜 的中医药服务。
(九) 提升中医药应急事件能力水平。建立健全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机制,将中医药机构和人员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制定中医药应急预案,成立中医药防治专家 组,组建中医药应急救援队伍,研发推广中医药应对传染病的有 效方剂和相关产品,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和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全部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点,符合条件的建成独立的传染病区。
(十)构建公共卫生中医药康养服务体系。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对老年人、妇女、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给与中医药保健指导。以中医药康养为重点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在有条件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中整合中医医疗、康复护理等资源,探索建立老年健康养老服务中心;在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探 索建立集基本医疗、预防保健、疾病康复、健康养老于一体的中医药康养中心;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探索设置以老年病、慢性病 防治为主的中医康复体验站,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以中医药健康养 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构建以公立为主体、民营为补充的中医药特色康养服务网络。
实施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十一)改革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积极探索符合中医药行业特点的人才引进机制,深入落实《庆阳市区域综合医改试点实施方案》和《庆阳市卫生健康人才引进暂行办法》,按照“按需引进、以用为本、特事特办、高效便捷”的原则,建立完善中医药人才引进保障机制。在符合条件的二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全面开展编制备案制改革,实现公立医院自主用编、自主设置、自主 管理。落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用人自主权,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由用人单位自主招录,报人社、编制部门批准后实施。实施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基层中医药人才定向培养和招聘执业医师制度,建立农村、社区中医药人员培训基地,开展面向基层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培训。
(十二)优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训。依托国家级、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平台,实施名医、名科、名院战略,将“人才工 程计划”与“十百千万”陇原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有机结合,完 善中医药人才培养与技术团队建设规划,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 技术培训和专业研修。建设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中医流派传承工作室,开展“读经典、多临床、拜名师”活动。强化“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活动,发挥名老中医专家传帮带作用,建立师承教育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挂钩制度,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 师承教育模式。实施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适宜技术全员培训工程, 加大中医(专长)医师培训力度,支持中医医院设置中医(专长)医师岗位,着力培养一批中医药骨干。2022年以前完成乡村 医生轮训,确保县级中医医院能规范开展45项中医适宜技术, 乡镇卫生院至少开展9项中医适宜技术,村卫生室至少开展6项 中医适宜技术。到2025年力争培养造就5名陇原名中医,创建 名中医传承工作室5个,培养中青年中医优势专科骨干人才100 名,培养师承教育继承人50名,中医技术实用技能人才1000名。
(十三)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认真总结市中医医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国家试点和薪酬制度改革省级试点经验,带动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建立新型公立中医医疗机构薪酬制度,充分落实 “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 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 的要求。采取定向免费培养、对口支援、退休返聘等措施,加强 中医药服务队伍建设,推动中医药人员“县管乡用、乡管村用”。降低县级公立中医院论文等职称评聘条件,落实中医人员 基层工作满10年全科住院医师和满5五年硕士研究生学历中级 人员晋升副高优惠政策。到2025年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员占医 药人员总数20%以上。建立中医药行业和科研人员表彰激励机制,持续开展“庆阳市名中医”和“基层名中医”评选活动,充分调动中医药人员积极性。
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程
(十四)营造中医药文化传承氛围。推进以中医药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为主题的“六 进”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助推中医药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编写中医药诵读教材,研究设计适宜的中医药文化教学内容,积极开展中医经典诵读活动,建立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衔接的教学方法,开展中医药健康养生 文化普及,培养学生中医文化兴趣,提高中医药预防保健意识和 健康文化素养。始终把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作为推动中医药事业 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利用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平台,推送岐黄中医药文化及中医药保健知识。不断推进中医药 文化传播、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服务方式等改革创新,构建 融文化建设、人才建设、服务提升、群众监督为主体的中医药传 承体系。
(十五)加快中医药文化传承与推广。成立庆阳市中医药学会,下设庆阳市中医药研究会(挂靠市中医医院),将庆阳市岐黄中医药研究会等学术团体纳入市中医药学会管理,组织开展岐黄中医药文化研究。进一步利用庆城县岐伯出生地、甘肃正宁黄帝文化景区、西峰区小雌桐民俗文化村岐伯祠等与岐黄文化有关的遗址、胜迹、地名和山川,围绕黄帝文化、医祖岐伯、《黄帝内经》、民族医药古籍等领域,构建中医文化研究平台,发掘整理具有庆阳特色的中医药文化精髓。鼓励医疗机构中医药人员定期与省内外中医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学习交流,发掘、收集、整理、研究、传承和推广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医诊疗技术。
(十六)促进中医药产业开放交流。抢抓“一带一路”重大 历史机遇,积极组织中医药企业、市中医院及庆城岐黄中医药文 化博物馆参加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布展,突出岐黄故里文化底蕴,展示庆阳中医药渊源及研究成果。组织开展各类与中医药产业有关的交流活动,向国内外客商宣传推介我市中医药 企业的重点产品,增进交流合作,推动中药材加工产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

中医药如何传承创新发展?庆阳将这样干!

中医药如何传承创新发展?庆阳将这样干!

来 源:“陇东报”微信公众号
编 辑:杨 琼 责任编辑:何维刚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 网 络 违 法 和 不 良 信 息 举 报 ▼
举 报 邮 箱:qyfbxxb@163.com
举 报 电 话:0934-8882164
举 报 网 址: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中医药如何传承创新发展?庆阳将这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