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在中医领域,也有类似的困惑,甚至有观点认为,“现代的中医教育毁了中医”。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中医药领域的杰出人才?近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举办的第五届“文汇中医药文化讲堂”上,与会专家就“大学+师承:造就未来中医大师”的主题进行了探讨。
探索两结合教育
资料照片
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是近年来中医界关心的热点话题之一。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表示,“早在三年前我校就开始实践师承教育与现代院校教育相结合、完善中医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据了解,在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的支持下,上海中医药大学自2013年以来投入近5000万元启动“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建设项目——海上名医传承高级研修班”计划。这个未来中医大师的培训班,被社会各界誉为“大师班”。
“大师班”的导师们基本都是上海市名中医,以及“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学员均为各家中医特色医院遴选而出的骨干医师。
创立于1956年的上海中医药大学,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据介绍,该校最早提出了人才个性化培养和多元化评价改革思路,在全国率先建立名中医工作室,率先试点中医师承与临床医学专业博士衔接工作。
徐建光表示,学校作为“大师班”的承载地,在为人才提供智力、文化和素养支持的同时,也建立了以学科集聚、人才荟萃为核心的良好生态环境。
学中医要读经典
传承了近150年的石氏伤科,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个骨伤流派之一。作为海派中医流派石氏伤科传承研究基地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在2005年组建了石氏伤科医学中心,建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石印玉教授是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早在1995年就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评定为首届名中医。据介绍,他出身中医世家,却很“洋气”,学过西医,会开刀。
对此,石印玉表示,“当时上海很多有一定影响的中医(世家)的小孩,如果要学医的话,绝大部分都上医学院,学的都是西医,因为当时只有西医学校”。
“中医学院一成立,这些老中医欢欣鼓舞,在学校里学习中医,可能比单纯的家传更完整、更丰满一些,所以他们对这个是非常欢迎的。”石印玉说。
他说,中医药学发展到今天,大学和师承两手都要抓。既要有好的基础,又要有个性化的发展,这样才能作更多的贡献。“很巧,一个词叫‘大学’,一个词叫‘师承’,加起来就是‘大师’。”
石印玉认为,学中医一定要读经典。现在的学校和大学生在这方面重视不够,“没有一定量经典的积累,你要做到很好,大概是很困难的”。
另外,学经典要与现实接触的病人相结合。他举例说,一般认为糖尿病就是中医讲的消渴。但有人发现,现在的糖尿病不消也不渴,古代的消渴是现在糖尿病比较后期的问题,现在的糖尿病是无症状的体检性糖尿病。“中医基础是辩证论治,两个症就完全不一样。不要套,要有很好的思考。”
石印玉认为,学好中医,关键在“实践加读书”。
中医人当自强
“我们体会到,整个中医人才培养,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要并重,院校教育与师承培养相结合,要有非常长时间的积累,最后才能在某一点上突破。同时,要开放心态,现在的中医传承,已不是过去的一门一派,而是要‘走出去’,取长补短。”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所长詹红生说。他是“大师班”学员,师从石印玉教授。
在介绍石氏伤科发展史时,詹红生表示,随着院校教育的兴起,在人才培养效率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石氏伤科也紧紧抓住机遇,如第三代筱山、幼山两位先生亲身投入到院校教育之中,担任上海中医学院教职,编写《伤科》讲义,“把家传的骨伤科真正变成一门大学课程,这也是中医骨伤学高等教育的先河”,从而开启了家族以外的传承,经过50多年发展,使传人数量产生了质的飞跃,目前,石氏伤科传人数量逾千人。
詹红生表示,“把我们学到的东西传承下去,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为吸引学生学中医的兴趣,扩大中医的影响,詹红生等人正在做面向全球的“慕课”。这些公开课的内容,既有面向医学专业学生的《中医骨伤科学》,也有面向非医专业学生的《随处可见的筋骨损伤》。据介绍,目前,“大师班”有15位学员都在积极做“慕课”。
“中医当自强!”詹红生认为,“现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都具备了,关键是我们中医人自己怎么做。”
“大师班”学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科主任曹烨民也认为,“要走出去,让别人认可,关键要把自己打造好,打造成‘金刚级’人物”。
曹烨民师从上海市名老中医奚九一教授。他表示,奚老跟我们说了两句话,第一句话是,要成为大医,需做到三好:患者说好、同行说好、社会说好;第二句话,勤奋创新,走向世界。我们的目标,就是努力成为老先生教导的“三好医生”。
“我们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时代在变、疾病谱在变,墨守成规不行,必须要动起来,不断地创新,适应这个变化的时代。同时,还要静下来、静下去,把老先生的东西传承好。”曹烨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