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痔疮膏在微博、微信等客户端着实火了一把,据传,成为“网红”的这款痔疮膏在美国深受消费者好评,美国消费者使用心得的帖子在网上广泛流传。这款产品在美国亚马逊商城单支售价8.53美元,目前已经获得了至少1000多条的评论,和同样在海外深受欢迎的老干妈一起抢尽了国货风头。这个事情无论消息来源是否可靠,但借势完成了一次“弘扬国药”的推广却是事实。
说到中医药走向海外,就不得不说说针灸。针灸和京剧一样,都称得上是中国国粹。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针灸治疗有效的病种达307种,其中效果显著的就有100多种。1980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43种推荐针灸治疗的适应病症。1987年,世界针灸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针灸作为世界通行医学的地位在世界医林中得以确立。
来华就医人数不断增多
就在5月29日,商务部副部长房爱卿在一次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大会上指出,当前我国中医药服务贸易呈现出多种模式同时发力,整体快速推进,引领相关领域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目前,世界上开展针灸医疗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40多个,一些国家如澳大利亚一些城市已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障当中。
仅2015年,国内向境外人士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机构和企业共接诊外籍患者约20万人次,接受住院2.5万人次,营业收入达10亿元。境外消费势头强劲,境外来华就诊人员规模不断扩大。
商业的蓬勃发展也促使中医药“走出去”步伐加快。据初步统计,超过60家中医药服务贸易机构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中医医院、中医诊所、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中医药研究中心等,年接诊当地居民25万人次。
随着跨境交付逐渐兴起,中医远程医疗市场迅速拓展。2014年我国首个跨境中医药服务平台——“海上中医”国际医疗健康服务平台落户德国,多个远程医疗平台正在建设。
由于自然人移动初具规模,中医药从业人员赴境外执业也变得更加便捷,目前我国每年派出中医临床医师2000人,已占外派医疗劳务人员总数的60%。
房爱卿说,当前中医药服务贸易大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一是中医药国际认可度不断提升为中医药服务贸易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医药在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传播应用促使中医药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发展环境日益改善。二是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中医药服务贸易大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服务贸易规模的扩大为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三是广大华侨华人为中医药服务贸易大发展架起了重要桥梁,以华侨华人为纽带向世界推广中医药服务和文化,将为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提供支撑。
房爱卿表示,商务部将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合力推动中医药服务“走出去”,将通过从整体战略上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政策制定、中医药服务贸易国际标准和认证体系建立。
加紧制定相关标准
尽管针灸在海外被普遍认可,但中医药的疗效却一直被质疑,甚至在网上还形成了“黑中医”和“挺中医”两大派别,他们向来争吵连连,你来我往PK不断。
有位长期从事一线中医药工作的人士表示,之所以“黑中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和国外做好标准衔接的原因。如果想让中医药走向海外,首先应该制定相关标准,包括药物的制剂标准、治疗疗效评价的标准等,要尽量与国际接轨。
另外,在海外使用的药物以及我们在海外开办的诊所等,要有国家认可的资质,不是说学过中医,到国外随意开个诊所,做做针灸、按摩,就能代表中医。国家认可的合法正规机构,将具有国家品牌的东西带到海外,才能真正代表中医形象。即便是民营的机构,也必须是经过正规培训的。
该人士还特别指出:我们从古人的医学中沿袭了对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的使用。对于动物用药,现在经常面临着与保护珍稀动物之间的矛盾。国外有些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格外重视,因此中药从动物身上取材在国际上备受争议。我们首先应权衡利弊来决定取舍,同时也要遵守一些国际上的准则。比如虎骨和熊胆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名贵药材之一,虎骨取材上来自野生虎的虎骨比人工饲养虎的虎骨疗效好,而熊胆取材时即使取得人工饲养的黑熊,这种取材让动物所受到的折磨也备受争议,因此,一些国家不认可这种取药材的方法,我们也应当予以尊重,否则我们的中药不仅不能在海外得到推广,还可能遭到拒绝和排斥。
目前,中医药在海外的影响力正在逐步被认可,许多国家也对中医药有很多期待,但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除了药品标准的问题,还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医生的准入问题、中医医疗器械能否进入、医生的待遇保障及医疗壁垒等,希望国家有关部门抓紧时间研究、制定相关对策,让我们的中医药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些。(慈善公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