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临床中医就没有了天地。张建明希望,每位中医工作者和我们的党、政府相关部门,在为中医振兴上所做的任何努力都不要离开人才和临床,离开了这两者中医就必死无疑。中医现在一切的努力,除了学术上要回归经典、回归传统之外,最重要的、能使中医起死回生乃至更加强盛的要诀就是拯救人才和临床,那是中医的土壤。要让病人回来,我们就应有一批能征善战的人才,就要有扎实牢固的阵地,只有真正把体现中医特色和力量的临床做好,才能让市场扩大,中医才能从边缘化回到市场中心。
没有标准和量化,中医不可能强大。曾有一个四岁小孩因病高烧不退,他爸爸抱着他到张建明那里看病。张建明看孩子体温很高,马上说先退烧,把中药房备用的现成中药拿来给他喝,一小时后烧就退了。肯定有人会不相信,因为我们对中医最推崇的就是千人千方。“错!错!错!”张建明说,强调中医因人因时因地,因种种个体差异的不同,固然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长处,但中医的致命弱点也恰恰由此产生。以个性为主就难以标准和量化,而没有标准和量化中医就不可能强大。
“量身定做的衣服之间难道没有可以把握的共性吗?”一百个风寒感冒患者,尽管有不同,比如有的人兼有失眠、高血压、糖尿病、便秘等等,但这些都是次要症状,尽管有着再多的不同,但风寒感冒这一病机却是相同的。你首先要治疗的就是这个共同的病机,其他次要的症状可以兼顾也可以不兼顾。所以中医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辨病,先讲共性,然后兼顾因人而异的个性,依共性辨病为主,加上依个性辨证,中医的力量就出来了!一个方子治疗一个病(证),全国人民、全世界都可以吃。离开这一条,振兴中医、走向世界,统统都不可能。
张建明在数十年临床中已经形成了许多通治某病的经验方,如重症肌无力眼肌型、肺结节、类风关、强脊、顽固性湿疹、过敏性疾病等,总体效果都比传统疗法有突破性进步。
为什么不少人说中医不科学,主要依据是中医给不出标准化的实证,比如不能证实经络的存在。但在张建明看来,尽管对科学的理解众说纷纭,但核心的要素不外乎理论的自洽性、实践的有效性和可重复性,而这些中医都有。假如以西方现代科学的标准来考量中医,那么中医固然是不科学的,但这只能说明现代科学不能解释中医。科学发展过程中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是理论在前,技术滞后;一种是实践在前,理论滞后。其实中西医理论之争,应尊重科学的多样性,而不应是唯以一家之言的霸权科学主义。
如果中医没有标准、规律,又怎能一代一代传下来?中医又凭借什么看病?中医和西医的不同在哪里,就在于西方科学的标准在每一个研究者和接触它的人眼前,而中医的标准却在医生的心中。这涉及到领悟力和经验性,需要医生反复操练,做到“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因此中医有很强的技艺特征,对医生有着不少专业之外的人文素质要求。遗憾的是,现在许多学子并不具备这方面的良好综合素养。
也有不少人坚称中医是科学的,但又反对其标准化。殊不知,中医不走标准化、现代化、科技化道路,一定没有出路。反对中医现代化的人担忧中医西医化,张建明却认为只要中医在标准化、现代化、科技化的过程当中始终立稳脚跟、坚定方向、恪守中医特色,只会越走越好,不可能走歪。
中医智能化:补我不足,启我未及。“我特别期待中医的智能医生能够尽早诞生。”谈到中医智能化,张建明兴趣盎然,他说自然科学都是可以用数据表达的,这说明对象有规律性、可把握。如果哪一天中医真正地智能化了,这恰恰是对中医具有完整科学性最有力的证明。中医的本质、特色、优点并不会因为形式的改变而改变,它的这些本质和优势反而会因科技的武装而比以前更好。
在采访的最后,张建明再次强调,中医属于应用科学,应用科学就必须讲求效果。中医伟大的是思想而不是临床技术;理论的先进并不一定证明技术也先进;历史悠久既不是理论属于真理的认证,更不是技术必定优良的合格证。这些认识上的误区我们都应厘清匡正。我们在坚信中医的同时,也应该正视自身得短处,少唱赞歌,不喊口号,不参与争议。认清目标和道路,选择正确的方法,集中精力,埋头苦干。中医一定要回归经典,回归临床,在完整继承中医精华的基础上,一定要面向未来,开拓创新,利用一切有益知识和先进技术全面武装自己。这是复兴中医的唯一出路,舍此必亡!
专家简介
张建明
中医师。擅长治疗各类疑难杂症和肿瘤。他创立了中医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方峻量法”。1992年以上海市中医界的唯一代表而被上海市卫生局授予市“十佳”中青年医师的称号。2003年“非典”期间又成为沪上中西医界唯一被时任杨晓渡副市长代表政府亲自点名而进入“非典”隔离病房参加危重患者救治重任的医师。求诊者遍及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