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普 > > 老鼠可传播鼠疫等疾病危害人类健康

老鼠可传播鼠疫等疾病危害人类健康

发布:2015-09-16 22:06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提醒 据媒体报道:近日,20亿只东方田鼠大闹洞庭湖区,引发沿岸22个县市爆发人鼠大战胜负未分,湖南鼠患爆发之后,当地乱蹿的山鼠、田鼠被人捕捉后连夜运抵广东流入野味市场,番禺、肇庆、东莞、南海等地鼠宴亦随之卷土重来。 民间一直流传着“吃一鼠,当

  ■提醒

  据媒体报道:近日,20亿只东方田鼠大闹洞庭湖区,引发沿岸22个县市爆发人鼠大战胜负未分,湖南鼠患爆发之后,当地乱蹿的山鼠、田鼠被人捕捉后连夜运抵广东流入野味市场,番禺、肇庆、东莞、南海等地鼠宴亦随之卷土重来。

  民间一直流传着“吃一鼠,当三鸡”的说法,田鼠生活在农田乡村,它们靠吃稻谷、玉米等粮食作物来生长,鼠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甚至比猪肉的营养价值还要高很多,田鼠能煎、炒、蒸、炸、煮,还可以制成鼠干食用或者腌制,口味鲜美。但是食用田鼠也有危险性,田鼠也生活在下水道、污水沟等场所,可能会受到污染,食用田鼠可能造成鼠疫等疾病。

  老鼠是“四害”之一,它们不但偷吃粮食,而且还传播许多疾病,传播各种人畜共患疾病,能携带200余种病原体,其中能使人致病的有57种,危害人类的健康。由老鼠传播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鼠疫:鼠疫是国际检疫传染病和我国法定传染病的第一个,是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经过带菌的老鼠传播。主要的表现是局部急性淋巴结炎,一般为单侧,多在腹股沟,其次是腋下。局部淋巴结急起疼痛、肿大、变硬,1—2天后迅速加剧成肿块,触痛剧烈,常限制肢体活动,呈强迫体位。临床上常伴有寒战、高热、出血倾向和休克等全身症状,死亡率很高。

  地方性斑疹伤寒:主要通过老鼠身上的鼠蚤传播。另外,食入被病鼠尿、粪污染的食物也可受到感染。本病起病较急,体温可高达39—40摄氏度,发热期一般为9—14天。发病的第5天左右,部分患者在胸及腹部出现皮疹,24小时内遍布背、肩、四肢等处。初起为粉红色充血性斑疹,以后转为暗红色斑丘疹。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上以短期发热,继之出现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为特征。在我国流行的有两型:野鼠型和家鼠型。人们接触鼠类排泄物、分泌物后,经损伤的皮肤和粘膜侵入人体。另外,鼠排泄物污染的尘埃,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头痛、腰痛、眼眶痛,称为“三痛”;面红、劲部红、上胸部红,称为“三红”;发热、出血、肾损害称为“三主症”。容易并发内脏出血、肺水肿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钩端螺旋体病:多发生于水稻秋收或暴雨、洪水泛滥之后。症状表现为急性发热与全身酸痛,以小腿腓肠肌和腰背疼痛较突出,肢体软弱,甚至难以下床站立,重者可出现肺出血、黄疸、肾衰,甚至死亡。

  回归热:临床上以短期发热伴全身酸痛、肝、脾肿大等症状,其后热退,出现无热间歇期,数日后又开始发热,如此反复发热为特征,故名回归热。

  恙虫病:主要流行于亚洲太平洋地区,以沿海岛屿为多发,多在农忙和洪水期间发生流行,流行于夏季。临床上以发热、焦痂、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为特征,其中焦痂与溃疡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在腹股沟、肛周、会阴、外生殖器等较隐蔽的部位,可见外观呈圆形或椭圆形焦黑色边缘隆起的焦痂,痂皮脱落后中央凹陷成溃疡,底部出现淡红色肉芽创面。

  刘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