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能够防范于未然,是大健康概念的体现,但是我国在疾病预防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我国在疾病预防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预防为主,是我国长期坚持的疾病防治方针,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需求,怎样把预防为主真正落到实处,代表、委员们各抒己见。公共卫生的保障、防治结合、大众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都成为讨论的高频词。
公共卫生:政府全额投入要落实
重大疾病、传染病、慢性病、突发事件等管理都是公共卫生的职能。“公共卫生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实施主体,是政府职责的延伸。人员和工作的全部经费,应该全额由政府提供,保证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焦虑的是,“现在不少地方的政府并没有做到全额保障,比如设定收入总额12万元,政府拨付6万元,其他要求创收自筹,超出还要上缴,这迫使公共卫生没有办法做到全公益。而有些地区全额保障的水平太低,也造成人员大量流失。”
“公共卫生服务任务越来越重,但编制多少年没变过。从我2008年上任到现在,湖南省疾控中心都没有进过人,因为没编制。”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张健说,“公共卫生需要政府支持,不能只是‘名义上的全额’。”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院长赵平非常赞同:“公共卫生的投入应由政府全额投入,应该大张旗鼓呼吁。”
医防结合:资源统筹提高效率
“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一定要做到有机结合,做到防治不分家。”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认为,村医和社区医生与疾控人员的很多工作内容是类似的,从资源统筹的角度来看,公共卫生如何与基层医疗结合起来,提高效率和效果值得讨论。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葛明华结合自己的专业表示,我国发现的早期肿瘤患者已经越来越多,患者总生存率较多年前有了大幅提高。“比如一名头颈部肿瘤患者,如果没有按照预防为主的策略定期体检,诊断时已经是晚期,可能就需要接受整个面部切除;而如果早发现、早治疗,也许只需要做一个很小的手术,对患者的生活基本没有影响,还可以为患者节约大量资金。”葛明华说,目前国家癌症中心和各省级癌症中心的建立,以及各省肿瘤防治办公室的设置,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健康管理:要设学科、定价格
“健康管理还没有被纳入国家学历教育体系和医学学科目录,严重制约了健康管理人才的培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原副主任陈啸宏列出一组数据:目前全国健康管理(体检)机构约有1万家,年服务超过3.5亿人次。“健康管理(体检)机构的医务人员,主要来自其他医学学科,由于只能按其他学科晋升职称,导致健康管理(体检)机构无法吸引和留住人才。海南医学院、杭州师范大学、贵州医科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已经开展健康管理学历教育的有益探索和尝试,但只能将健康管理挂靠在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下,作为专业方向而非独立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数量和类型均无法满足市场对健康管理人才的巨大需求。”陈啸宏建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应在医学门类下增设健康管理学一级学科。
同时,陈啸宏注意到,目前全国95%以上的健康管理(体检)机构仅仅提供健康体检服务,却没有提供检后健康管理服务。“这是因为健康评估、健康干预等检后健康管理服务内容没有收费标准,无法收费。”陈啸宏提议,国家发改委、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健康管理医学服务纳入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
健康教育:少些泼水式,多点互动式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要把医学界的眼光拓宽,要有意识地帮助百姓做好健康科普教育。目前我国大众的医学健康教育情况并不乐观,而这恰恰是减少百姓生病的重要环节。”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旭东表示担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副所长董小平介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网站全是科普知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网站输入关键词能搜索出大量的知识和问题。“对比起来,我们国家的网站很多重要位置都是行政工作安排。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做预防保健,即使有钱也不愿意花,等生病了,再穷也得凑出钱。”张健告诉记者,“最近我们想出一个办法,湖南省卫生计生委牵头拍摄100部健康科普影片,在乡村每次集中放电影之前,播放10分钟~15分钟,提高基层老百姓的健康素养。我们已跟广电部门接洽,我们制片他们播放。同时,在大医院的门诊候诊区各科室门口,有针对性地播放疾病预防知识,也可以在微信等新媒体上传播。而资金我们出一部分,也得向企业募集,希望当地政府也能支持。”
“传统的健康教育多采用医务人员讲座,发放科普宣传材料等方式,多数是单方面泼水式教育,往往有去无回。未来,大家更乐于参与如同微信一样的互动式健康教育平台,在接受健康知识的同时可以在线咨询,随时寻求答案。”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心内科主任医师范利认为,互动视频、图片甚至3D图像等表现形式,便于人们理解、记忆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