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普 > > 寒流来袭,这些冬日高发的疾病如何预防?

寒流来袭,这些冬日高发的疾病如何预防?

发布:2016-02-09 00:21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寒流来袭,这些冬日高发的疾病如何预防?,

寒流来袭,这些冬日高发的疾病如何预防?

雨雪交加,寒气逼人,从昨天开始,寒流就已经在台州拉开了帷幕。

昨天上午,椒江的李女士在家因为冷打开了空调热气来取暖,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她的鼻子出现了充血的情况。

原来,在室内打开空调后,空气变得干燥,鼻腔粘膜也随之变得干燥脆弱,很容易受伤而导致小血管破裂。

针对李女士流鼻血的情况,如果轻微的出血可采取半坐卧或侧卧位,头部稍向前低的姿势,改用嘴巴呼吸来保持气道通畅,并以手指压迫鼻翼止血,约10分钟左右流血量多自然减少或停止。如果多量或快速的出血,尤其是合并高血压或其他病症,这就需要紧急请医生帮助。

冬季本来就是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高发期,这次寒流的突袭,带来的低温,市民又应该针对这些疾病如何做出预防呢?

呼吸系统类疾病的预防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台州市中医院的呼吸内科,看到因为呼吸道引发疾病前来门诊看病的患者很多。呼吸内科的主任医师张君利也非常忙碌地在给患者认真看病。除了门诊部,在呼吸内科的病房区,也是住满了病人。

众所周知,冬季本来就是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咽喉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

“尤其是冷空气之后,气温下降,体弱人群适应不了,呼吸道受到冷空气刺激,鼻腔收缩,容易诱发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病症。”台州市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张君利向记者介绍道。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感染、长期吸烟等因素引起的。一般来说,老人、吸烟者、患有慢性病和免疫力低的人(如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肿瘤等),在寒冷的冬天里都容易发作慢性支气管炎,而且容易发展成肺气肿,严重的甚至会发展成肺心病。

这是因为在秋冬换季时,如果受凉,抵抗力又差,就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严重的甚至病情会持续1到2个月,有的直到天气转暖时才会缓解,而且病情也容易反复。

此外,随着寒潮的影响,市民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概率更大了,因此做好防范很重要,朱君飞表示一定要关心儿童和老人,以及体弱人群的呼吸系统健康,关心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疾病患者,做好呼吸道疾病的预防。

“首先要在生活起居上多注意,饮食要适度,少 吃辛辣的食物,多吃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再者,特别要注意保暖,别着凉,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高危人群来说,一旦感冒是非常麻烦的。” 张君利介绍称,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但要当心运动出汗后受寒感冒。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除了呼吸系统疾病,寒冬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寒冷的气候会使人的血管收缩,使血压增高或血压不稳定,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发生脑溢血、心肌梗死等脑血管病,因此提防心脑血管疾病需要市民的重视。

一般来说,如果冬天里老人数日或数周有乏力、头晕、烦躁、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频繁、剧烈、持久的情况,就该小心是否是心脑血管疾病找上门来了。

“首先,最重要的还是做好保暖措施,注意面 部、颈部、手脚等部位的保暖,出门时可以戴上口罩和帽子,大风天气,避免皮肤直接吹风,减少寒冷刺激导致的血管收缩。”台州市中医院主治中医师陈凯介绍 说,老年人的话,在早上起床时,要做到“3个一分钟”,即醒来后要躺一分钟、然后再坐一分钟、再是站着一分钟,简单地说就是起床时不能一下子蹦起来做事 情。

陈凯介绍说,将血压、血脂等指标控制在正常水平也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对一些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来说,一定要注意检查测量血压和心肺功能,一旦出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先兆症状,就应迅速去医院治疗。

“对于这次寒流,因为温度会很低,一些心 血管疾病患者血压会出现突发的波动,所以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注意对身体的检测,同时严格坚持按医嘱用药;老年人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 等药物,以备发病时及早服药。如果出现持续性血压偏高的话,就要及时到医院就医,根据医嘱调整药物用量。”陈凯说。

关节疼痛、长冻疮、皮肤干燥的预防

有句俗话说,天气一变冷,膝盖先知道,这说的 就是患有关节炎的人的关节疼痛。一般地说,当日温度变化在3摄氏度以上,气压变化大于10百帕以上,相对湿度变化大于10%以上,关节痛病人就会多起来。 而且疼痛发作也可能出现在天气变化的前一天,这就是“旧伤疼痛明日雨”的由来。

寒潮带来的冷空气,让感到关节痛的人越来越多。关节附近多是肌腱、韧带等血管分布较少的组织,本来血液供给就相对不足,再加上四肢经常地暴露在外,所以更容易散失热量,使关节僵硬而疼痛不止。

“平时除了注意肢体保暖外,更可利用护膝、护 肘等用品。有规律地进行运动,可以强化腿部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有条件的话,游泳是比较不错的选择,在温水泳池中做水中运动。针对这次寒流低温,关节炎 患者可以提前采取保暖、祛湿措施。”台州市恩泽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朱让腾介绍说。

冻疮是寒冬或初春季节时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经常发生在肢体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边、耳垂和面颊部。

中医学认为冻疮的发生是由于患者阳气不足,外感寒湿之邪,使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而发病。因而在冬季,体寒的人,往往出现冻疮症状。

那么如何做到防止长冻疮呢?一方面要加强适合 自身条件的体育锻炼(最好在室内),或利用每天洗手、脸、脚的间隙,轻轻揉擦皮肤,至微热为止,以促进血液循环;另一方面,市民可以用温差水泡,取一盆 15摄氏度的水和一盆45摄氏度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如此每天重复3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 的发生。

皮肤是一个很敏感的器官,在低温的日子里,皮肤的血管经常处于收缩状态,汗腺、皮脂腺的分泌明显减少,甚至有些人出现皮肤瘙痒、红肿,严重的还会出现不规则的皲裂和脱皮,这样的现象以下肢部位最明显。

这应该跟人们洗澡的方式有关。在寒冬里,不应该像夏天那样用浴皂和热水反复搓洗,这样会导致皮肤表面的油脂被反复冲刷,皮肤干燥的状况也就越来越严重。

冬季里,市民洗澡次数不要太频,而且最好不要用香皂洗澡(因为香皂一般呈碱性,容易让皮肤表层的PH值失衡),水温也不要太高,尽量用含有滋润成分的浴液。洗过澡后应涂抹含有保湿成分的润肤膏,例如凡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