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普 > > C轮累计融资1亿美金,覆盖千家医院打造慢病服务闭环,详解智云健康的发展之路(2)

C轮累计融资1亿美金,覆盖千家医院打造慢病服务闭环,详解智云健康的发展之路(2)

发布:2019-01-16 06:22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从大环境上来讲,中国的医疗资源本就不平衡,患者能排到队在医院治疗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若想获得专业的院外管理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当时市场上没有好的商业模式去覆盖医院的院外管理,但其实医院也

从大环境上来讲,中国的医疗资源本就不平衡,患者能排到队在医院治疗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若想获得专业的院外管理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当时市场上没有好的商业模式去覆盖医院的院外管理,但其实医院也需要在院外管理好病人。匡明从这个需求中发现,医疗资源的错配带来的不同场景下的就医需求和医疗的专业性的需求。

无论是糖尿病还是其他慢性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最需要的是专业的意见,以及在院外执行治疗和专业意见的过程。而在提供专业意见和治疗方面,没有人比医院更权威,所以匡明开始回归到找医疗机构合作的这条道路上。

除了真实的治疗需求外,医院的场景相对来讲比较传统的,很多疾病已经有SOP即明确的诊疗路径,但是对于各个科室而言,医生、护士、患者三者之间的沟通,指令操作非常原始,很多都是纸质,并没有完全电子化,工作效率较低,就诊数据尚未存储到HIS系统中,更别说重病患者回家后的数据同步以及跟踪。

总的来说,传统医院的场景就是一句话概括——信息化程度太低。

2017年12月,掌上糖医迎来里程碑式的发展,11月8日,在2017·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匡明正式宣布,掌上糖医升级为智云集团,并整合旗下业务,正式开始覆盖整个慢病领域。掌上糖医的“野心”远不止糖尿病这一个单病种,而是更广阔的慢病市场。

C轮累计融资1亿美金,覆盖千家医院打造慢病服务闭环,详解智云健康的发展之路

转向B端市场后,智云健康构建了医院 SaaS 开放平台——智云医汇,搭乘模块化可定制结构,适用不同医疗机构的不同需求。系统可根据各医院工作流程自定义权限模块、安装定制化功能、与指定不同品牌的血糖仪设备完成适配,达成从单科室到全院、从单一医院到分级诊疗的医联体、从独立系统到接入医院HIS等多模式数据互联管理和共享定义,系统性提升整体的诊疗和管理效率。

此前在接受动脉网采访时,匡明强调,品牌升级后,公司业务向上的天花板被打开了。“以前,我们可能有很多很好的机会,但是由于叫‘糖医’,那就只能做与糖尿病相关的事情。现在天花板被打开了,我们将获得更多的机会,同时与医院的合作也会更容易。”

构建慢病闭环,筑深企业护城河

在2018未来医疗100强论坛上,动脉网创始人李大韬和中电健康基金合伙人王晓岑提出数字医疗企业三阶段核心成长要素,其中包含“业务数字化”、“网络协同”、“生态体系”三个关键词。

当企业处于初创期时,核心的竞争力在于技术优势和先发优势;当企业处于成长期时,需要树立的护城河是技术优势、先发优势和资源优势;当企业发展到成熟期后,发展的关键因素就在于在市场中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以及是否能构建商业闭环。

这也正是智云健康发展到后期,匡明强调的数据铺底,治”+“疗”打造慢病管理生态圈模式的逻辑,只有把从诊治到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补足,才能使自身的护城河足够深。

在他看来,在一系列的商业模式搭建中,始终离不开一个核心,那就是数据是一条贯穿业务的主线。

而围绕着数据这条主线,智云健康的业务形态包括两个核心要素:

一是与医院紧密的合作关系。匡明强调,治疗业务一定是要真的有价值、有效果的,严肃医疗必然是与医院密不可分的,因此,医院既是智云健康业务的重要场景,也是数据的重要来源。在“治”与“疗”业务线的部分,一个代表着医院端和应用端的业务,一个代表着药品、器械、耗材的业务条线。这样的业务结构包括了掌上糖医APP、智云医汇SaaS开放平台,以及承载者药品、耗材销售的医药交易平台。

二是患者的数据。他强调:“不管是医生的治疗,药品、耗材或器械销售,患者本身的数据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数据就包括了类似健康档案的健康数据,包括行为偏好的数据、购买的数据等。”如何利用,如何通过AI的方式降低人力的需求,提高准确性,是智云健康目前正持续探索的部分。

在本次C2轮融资结束后,匡明要做的有两件事,一是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扩市场方面继续努力,将产品铺设接入更多的医院;第二件事,是持续的投入,由SaaS业务收集到的大量数据,正被团队应用到机器学习中,并已经初步构建出“AI辅助诊断系统”。

“就医的需求,专业指导的需求,这个动作完了以后,患者一定会有相应的药品、耗材、保健的需求,那么这是我们看到的一连串的需求,也正是基于此,一个完整的慢病闭环就构建出来了。”匡明如是说道。

部分慢病商业模式在需求面前逐渐被证伪

在2018年11月,智云健康入围德勤“2018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位列第14名,这一奖项是从全行业的企业中推选高成长项目入围。据匡明透露,三年内,智云健康的营收增长了超50倍,到2018年底,智云健康的营收已经将近10亿。

在营收占比中,医疗服务的部分占比为35%,药品、器械和耗材的销售占比为47%,数据服务部分占比在15%左右。

虽然如今的收获很多,在匡明回忆起时,也能够想起在2016年资本寒冬时所遇到的困难。随着线上流量红利殆尽,火热的互联网模式遭受困境,“创投圈寒冬”出现。从数据上来看,投资事件略为减少,金额却增加了,资本对于项目更加理性。大面积撒网、讨价还价阶段已经过去。

在那一时期,匡明曾经为了融资前前后后见过100余位投资人。当时的资本对互联网医疗,包括糖尿病赛道都不看好,在这些赛道的项目资本的反应较为平淡。“因为当时是头部企业,投资人还是愿意来跟我们聊,但是聊得好,他们也不投,聊完了说‘你挺好的’,过后就没声音了,基本上还是赛道的问题。”

2018年的冬天与2016年的有些相似,不同的是2018年更多地受宏观基本面的影响,造成募资困难,资本决策周期长。在寒冬期,智云健康能够顺利融到资,匡明并不认为目前的慢病的商业模式已经被完全验证,而是经历了2016和2018的寒冬后,一部分商业模式的证伪却很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