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普 > > 鱼类出血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控关键技术

鱼类出血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控关键技术

发布:2016-01-16 04:37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鱼类出血性疾病是我国淡水池塘鱼类养殖中危害种类最多、流行地区最广、发病率最高、经济损失最大的一类疾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鱼类出血性疾病是我国淡水池塘鱼类养殖中危害种类最多、流行地区最广、发病率最高、经济损失最大的一类疾病。鱼类出血病是指由致病因子引起的以出血为特征的一类鱼病,致病因子一般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应激和药物中毒等多种因素。因此本文就鱼类出血性病有关的病理学概念和发病机制做了简要介绍,并根据不同病因和症状提出了鱼类出血性疾病不同的防治方案,以期为临床上更好的研究和防治该类疾病提供基础。

  

  1 出血和出血病概述

  

  1.1 出血和鱼类出血病概念

  

  血液自心和血管的腔隙中流出的现象,称为出血。流出的血液进入体腔或组织内则称为内出血,反之为外出血。异育银鲫的“鳃出血”病最为典型的症状即为鳃部外出血,而罗非鱼链球菌则能引起肝脏的内出血。按照血液逸出的机制可将出血分为破裂性出血和漏出性出血两种。鱼类破裂性出血的原因有机械性创伤,如刺伤或咬伤;有侵蚀性损伤,如炎症、肿瘤、溃疡、坏死等过程。漏出性出血是由于毛细血管后静脉、毛细血管以及毛细血管前动脉的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液通过扩大的内皮细胞间隙和受损的血管基底膜而漏出于管腔外的。

  

  鱼类皮肤、黏膜、浆膜和实质器官的点状出血所形成的瘀点或瘀斑则是漏出性出血的表现,如鳗鲡红点病、嗜水气单胞菌、鱼类应急性出血症等。除感染引起的鱼类漏出性出血外,其它引起鱼类漏出性出血的常见病因还有:维生素C等缺乏引起血管基底膜破裂;毛细血管胶原减少可致血管通透性升高;某些药物引起机体变态反应性血管炎;重金属(磷、砷、铜)中毒引起的出血;缺氧对毛细血管壁可造成直接损伤等。

  

  出血是在许多异常情况下出现的一种非常广泛和常见的病理现象,出血不一定是疾病,但出血病一定有出血,如池塘起网过程中,鲢受拉网应激,鱼体表出现片状或点状的出血,此种情景下的鲢虽有出血表现,却不能认定为出血病,因为应激因素消除,鲢即可恢复健康。

  

  2 鱼类出血病的病因及其特点

  

  鱼类出血病呈全国性发生,危害程度,高据不完全统计,出血病导致年经济损失超百亿元,该类疾病的高发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华南、华东、华中等地区。淡水鱼和海水鱼类,草食性和肉食性鱼类,有鳞和无鳞鱼均可发生出血病,池塘、池塘网箱、流水养殖也均可发生出血病。该类疾病高发季节一般为春末夏中和夏末秋中,发病水温一般为25℃~35℃之间。生物性因素引发的鱼类出血病占80%~90%,其中病毒性占30%~50%,细菌占30%~50%,寄生虫占5%~10%,而非生物性因素引发的鱼类出血病占10%~20%,这表明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性疾病占主导地位。

  

  2.1 常见细菌性出血病

  

  2.1.1 球菌类:无乳链球菌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严重危害华南地区的罗非鱼养殖,该病每年造成过亿元的经济损失。1966年Robinson,et al.第一次报道在淡水鱼金色美鳊(Notemigonus crysoleucas)中分离出B群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 GBS),随后相继有包括罗非鱼在内的多种鱼类受无乳链球菌感染而大量死亡的报道。GBS感染罗非鱼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脊柱移位、眼球出血(图1-A)、角膜浑浊(图1-B)、鳍条基部出血、腹部出血、漫游,剖解可见肛周红肿(图1-C),肝、肾、脾肿大,充血、出血(图1-D),脑膜出血(图1-G),肠浆膜出血(图1-E),肠腔内有黄色透明黏液,肠壁变薄(图1-F)。其中脑部出血是GBS的特征性病变,这主要是由于GBS能通过荚膜多糖逃避宿主免疫清除,并与血脑屏障内皮细胞群粘附,并穿透血脑屏障。因此,GBS于兔血平板不溶血(图1-H)。

  

鱼类出血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控关键技术

  图1 无乳链球菌感染

  

  2.1.2 杆菌类:鲁氏耶尔森氏菌

  

  鲁氏耶尔森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棒状细菌(图2-C),能在淡、海水中引起鲑鱼和斑点叉尾鮰等的耶尔森病或肠炎红嘴病(ERM),其特征性症状为嘴部周围明显出血。该菌宿主范围广,多数鲑鱼都易感。该病可水平传播,许多无症状带菌鱼和鸟类都可携带并储备鲁氏耶尔森菌。该病暴发往往由环境压力介导,例如水质变差、水温升高、鱼群分池处理等情况中。在最急性感染中,由于粘膜下层充血而导致口腔和下颌呈现充血的病变,这种病变并不是所有患病鱼都会出现,但该病却因该症状而得名为肠炎红嘴病(图2-A)。解剖病变往往有肠道充血、出血,浆膜有瘀点,脾肾肿大(图2-B),而在感染了鲁氏耶尔森菌的斑点叉尾鮰中还会在腹膜上表现出明显的出血症状(图2-F)。组织病变中,可见出血、充血、水肿,一些组织中(鳃和脑中出现细菌的频率较高)可见定植的细菌。在肾脏肾小球和脾脏中常可见因细菌定植而引起的坏死(图2-D,E)。

  

鱼类出血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控关键技术

  图2 鲁氏耶尔森感染

  

  嗜水气单胞菌

  

  嗜水气单胞菌分布十分广泛是气单胞菌败血症的病原。在上个世纪70年代嗜水气单胞菌对养殖经济鱼类的影响非常大,直到80年代开始应用疫苗后情况才有所好转,近期研究发现鲟鱼对该菌易感性较强,其发生急性感染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90%以上。患病鲟体表多处溃疡灶(图3-A),嘴部周围充血、出血(图3-B),性腺、鳔膜出血(图3-C),肝脏肿大(图3-D),腹腔内出现含血腹水(图3-E),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病鲟肝细胞出现广泛的空泡变性(图3-F),肾间质炎性水肿(图3-G),间质细胞坏死(图3-G),脾组织出血(图3-H),同时,免疫组化可见病鲟鱼脾脏、肌肉、肾脏等(图3-I,3-J,3-K)组织出现嗜水气单胞菌的阳性信号。

  

鱼类出血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控关键技术

  图3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

  

  2.2病毒性出血病发病机理

  

  2.2.1 呼肠孤病毒:草鱼出血病

  

  早在20世纪50年代,倪达书发现草鱼会发生出血这样的病症,随后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展开一系列草鱼出血病病原学研究,1983年陈燕燊和江育林将草鱼出血病的病原命名为草鱼呼肠孤病毒(Reovirus of grass carp),又称草鱼出血病病毒(Grass Carp Haemorrhage Virus,GCHV)。GCRV不仅能在草鱼自身体内繁殖,而且具有遗传性,它能够在草鱼体内产生合胞体状细胞病变效应(CPE)。此病毒可在GCO、GCK、CIK、ZC-7901、PSF以及GCF等草鱼细胞株内增殖。一般情况下,草鱼在此温度环境下感染病毒12 h以后病毒就开始复制,24~27 h以后病毒开始大量繁殖,侵害机体细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