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商丘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商丘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过5年的努力,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现出光明前景。这些成就来之不易,为决战决胜“十三五”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议》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市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经济强、城乡美、活力足、社会安、生态好、百姓富的魅力商丘。
发展图景
5年时间,咱商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我市仍处在一个能够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仍保持总体向好的发展趋势。机遇十分难得,抓住用好,就能实现跨越赶超;挑战客观存在,应对得当,就能转化为新的契机。
《建议》提出了我市“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指导思想,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经济强、城乡美、活力足、社会安、生态好、百姓富的魅力商丘,为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更大贡献。
发展格局
“一心一廊两轴五组团”
围绕建设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全国交通枢纽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的战略定位,按照主体功能鲜明、空间布局合理的原则,结合实际,加快形成“一心一廊两轴五组团”的发展格局。
“一心引领”:坚持中心城区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引领发展,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金三角”等重点区域,积极推进商虞一体化,引导资源要素集聚,以中心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建成天蓝、水美、草绿、路平的宜居宜业中心城市。加快永城市区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一廊提升”:实施黄河故道生态走廊提升发展工程,加强沿线四省八市联动发展,加快构建一条生态因子完善、经济发展科学、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价值可观的生态廊道、经济廊道、文化廊道、旅游廊道,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两轴带动”:发挥交通大通道的传导作用,沿陇海铁路、郑徐高铁、连霍高速公路构建东西经济发展轴,沿京九铁路、商合杭高铁构建南北经济发展轴,贯通腹地、沟通内外,带动更大区域发展。
“五团支撑”:加快发展民权县、睢县、夏邑县、柘城县、宁陵县五个组团,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功能,推进错位发展,吸引产业和人口集聚发展,打造现代化中等城市。
《建议》中提出,综合考虑形势环境和发展条件,今后五年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发展目标
目标1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持续性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目标3
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
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基本形成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体制机制,改革红利充分释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深入拓展,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形成,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成效扩大,参与国际经济合作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成为“一带一路”具有影响力的城市。
目标2
转型升级取得重要进展
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过剩产能化解任务完成,新增长点形成规模,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服务业主导作用明显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大幅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目标4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镇功能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明显增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显著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力、带动力大大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市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和市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具备条件的农村基本建成美丽乡村。
目标5
人民生活质量全面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增长,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人民群众拥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社会文明达到新水平,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目标6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实现重大突破,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内,土地、水等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森林覆盖率继续保持全省领先位次,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减少,中国“长寿之乡”称号进一步叫响,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增强。
回望“十二五”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
2011年至2015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我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2015年,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84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年均增长10%左右,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50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3倍。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2010年的2.6倍。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20亿斤以上,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持续提升,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初步建立,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信息化与工业、农业、服务业深度融合、稳步推进。
城镇化率达到47%
城乡统筹步伐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7%,中心城区辐射力明显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城乡设施和公益设施实现互联互通、联建共享,城镇综合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综合交通枢纽已具雏形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集高铁、机场、高速公路、水运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已具雏形,一批重大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利用省外资金规模名列前茅
开放招商成效显著,成功举办2012、2014两届中国·商丘国际华商节,引进了一批知名企业和项目,利用省外资金规模居全省前列。
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文/晚报首席记者 贾若晨 图/晚报首席记者 魏文慧
5年后,我们的城市会更美
城乡发展形成一体化新格局